活了90岁,搬家90次,画画90年:葛饰北斋笔下的浮世绘人生

2020-09-21 zsdown520  779  收藏  管理

文/庞雪姣

提到东京,你最先想到什么?是迪士尼,浅草寺,晴空塔这些游人如织的景点,还是以动漫形象著称的吉卜力,哆啦A萌博物馆,又或是街头巷尾的拉面馆,药妆店?5年前,当我第一次到东京,以上的一切都是我发朋友圈的主要内容。时间一晃,5年过去,行走的地方多了,阅历同年龄、足迹一起增长,旅行的侧重也从网红景点,购物中心,变成了对于在地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探寻,而在短时间内获取这些知识,最好的地方莫过于——各地的博物馆和美术馆。

游历东京短短十天,老同学小原成了我在东京的“免税永住房东+周末陪游翻译”。小原导游带我造访的的首站是东京北斋美术馆。

免税房东小原的奇异造型

北斋美术馆坐落在东京市墨田区,这一带是许多知名博物馆、美术馆的聚集地。江户东京博物馆以展示东京的历史风貌为主,两国国技馆是进行相扑表演的场所,北斋美术馆无论重要性还是规模似乎都不算惹眼,但是当你第一眼看见它.....看吧!你懂得!

北斋美术馆取名于日本近代非常著名的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即使你不熟悉这个名字,也一定看过《神奈川冲浪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大程度上,浮世绘在现代艺术上成为了日本形象输出的世界名片。而《神奈川冲浪里》在浮世绘中的地位,如同蒙娜丽莎对于卢浮宫,自由女神之于纽约城。这种物化的类比可能不太恰当,但重要性却是不言而喻。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每每看到这幅画,都会被层次丰富的色彩,不断翻滚的波花所吸引,但是忽略了画面中小小的雪顶富士山。不过,当你偶然发现这座日本著名地标幽幽的伫立在画中时,一种不期而遇的意外惊喜立刻涌上心头。

拍照人太多 只能献上这种奇怪的角度

走进北斋美术馆,更多的北斋画作展现在眼前,意外的惊喜又被放大了不少。北斋原本创作的是一组版画,共计三十六幅,名为《富岳三十六景》。描绘的是从关东36个不同地点远眺富士山的景色(初版只绘36景,后追加10景),神奈川冲只是其中一处。

富岳三十六景电子缩略图

有意思的是,虽然所有作品都描绘了同一座山,但是看山的位置、季节、时间不一样,便生出完全不同的景致,可谓是“四时之景不同,而其乐无穷也”。富士山海拔并不高,天气晴好时,在东京市中心抬头便能望到,周边景致虽然有四时变幻之妙,恐怕也难与五岳的巍峨俊美匹敌,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如此,为什么画富士山,不画别的山?

三十六景之一凯风快晴

我和小原讨论半天,不约而同得出一个答案:可能是因为没有别的山。这种戏虐的猜测,也许是其中一个原因,不过,日本人自古以来普遍对富士山抱有一种近乎宗教般的崇拜热爱,认为这山就是日本的缩影。这种认知在江户时代中期发展至高峰,差不多就是画家创作《富岳三十六景》的时间,这就不难解释为何北斋钟情于描绘富士山了,日本国民为何如偶像崇拜一样世世代代。

既然让富士山做了主角,为什么画的如此隐秘含蓄?以至于有些画中,要很仔细才能把它找出来,稍不留神就被忽略了,比如下边这几幅。

生活在东京8年的小原告诉我,这很可能是日本国民族性的体现:因为害怕与他人不一样,从不喧宾夺主,不凸显自己,所以非常注重个体与大环境的融合,延展到绘画上就表现的异常节制与含蓄。

葛饰北斋因《神奈川冲浪里》而闻名,却远远不曾止步于此,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活了90岁,搬了90次,画了90年。”江户时代几乎与满清是同时期,落后的生产力加之出身贫民,却活了90岁,不能不说是个传奇了。小原看了日语的介绍,告诉我北斋有喝中药调养的习惯,很可能是他长寿的原因。嚯!我赶紧问了问小原,介绍里有没有披露具体的药方。

“活了90岁,画了90年”,确实有一点夸张,不过这种夸张自然有其道理。葛饰北斋6岁开始习画,一直笔耕不辍画到临终前。几百年后还被选为“千禧年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而且是唯一入选的日本人。对于这样一位勤奋高产,享有盛誉的风俗画家,纵使夸赞的有点过火,却也有被后人充分接纳的理由。

搬了90次,是指他一生搬过90次家。可见生活的颠簸与困窘。然而,面对生活的艰辛不易,抬手落笔间绘尽了对浮世人间的热忱眷恋,不是画痴又是什么呢?

看完展览,我们走出北斋美术馆,在东京街头漫无目的闲逛。游走在大都市的商业区,却总是不经意间偶遇一些神社。在中国,我们的经阁寺庙多建在城郊与乡野,似乎是为了拉开世俗与宗教的距离,好让人们始终保持对神的敬畏。在日本,神社寺庙安安静静的伫立在上下班的途经之所,一盏茶的功夫,人们就能走进神社,抛几枚铜币,祈福许愿。

夹在高楼之间的水天宫神社

水天宫的大门望出去是高耸的写字楼

晚霞笼罩下的静谧神社

我不禁从路过的神社庙宇,联想到了《富岳三十六景》。看似描摹了三十六种不同的生活场景,实则每一幅都有富士山的影子。神明一样的山,漂在海中,卷在浪里,盖在白雪下,在隐秘的角落里,远远的站在劳作之人身后。这种不经意的存在,以细微的形象植根在日常里,不偏不倚,传递着一种与市井生活和谐并序,共融成长的安稳。


来源:艺术中国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

400-1130-803

周一至周日
(仅收市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