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再生,回归:“科技向善”拥抱艺术与科技的“共生”

2020-01-14 zsdown520  1534  收藏  管理

展览现场

“2020”,这个看似遥远的年份,如今我们已置身其中,科技的力量早已蔓延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人类的反思与进步,也已经开始打破科技“双刃剑”的魔咒。技术与人的共生关系不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在 “科技向善”和艺术家的敏锐表达中,也已经成为事实。

展览现场

2020年1月11日上午,由腾讯研究院和腾讯北京总部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100和中英文创共同策划的“科技向善·共生”艺术展在腾讯北京总部举行。展览共邀请11位中外青年艺术家展现对人机共生,科学与艺术,技术与人性问题的思考,媒介涵盖装置,交互影像,油画,水墨,可穿戴设备等多元艺术形态,透过艺术家们的感知,追问科技时代的人类存在方式。

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在开幕式致辞

司晓在致辞中表示,“科技+文化”是腾讯的两大标签,从这展览的作品看,在达成人和科技的更好互动的愿景上,艺术家的观察和思考,可以给科技行业从业者带来更多启发和借鉴,甚至转化成产品。在当下我们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复杂的背景下,科技的理性和艺术的人文结合,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从“人本的角度”,从更底层的维度去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共生艺术展学术顾问,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赵力在开幕式致辞

本次展览的学术顾问,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赵力表示:我们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新的时代应该有其相对应的新的艺术形式,这个项目很好地展示了腾讯作为领先的科技与文化企业对新锐艺术的关注与互动,艺术与科技如何从跨界走向深度融合。

展览学术顾问,“青年艺术100”总监彭玮在开幕式致辞

本次展览的学术顾问,“青年艺术100”总监彭玮表示:新世代,艺术与科技互融互通,“青年艺术100”聚集了国内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青年艺术家,艺术具有高度的想象力,可转变为科技发展的生产力,而科技的发展亦促进艺术向更深层次延展,在彼此交融中才能找到恰当的位置,共生共赢。

共生艺术展策展人,中英文创岳大伟在开幕式致辞

本次展览策展人,中英文创的岳大伟表示,互联网科技领域面临着安全,普惠,平等,健康等世界性问题,“共生”是艺术家们在中国语境下给出的一种中国式回答。“科技+艺术”本身就是当今文创领域的重要方式,这些成果也会助力文化科技产品走出去,更好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

开幕现场

面对现代人的生存焦虑,司晓表示,在从科技的视角来看,人的生存焦虑基本来源于人的适应能力和科技的变化速度产生的错位。一方面应该去采取一些措施,来给人们一些缓冲或保护措施。像现在的时间管理;另一方面,科技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也要更多地去激发人们的正向欲望,帮助用户达成更好的生活。“这里可能就需要我们具备更多的社会视角,从用户的长期价值和整体福祉的角度去考虑和设计我们的产品和应用”。

嘉宾与艺术家合影

参展艺术家年龄多为80,90后,艺术家的年龄段与主题“共生”有着隐秘的联系。策展人岳大伟表示,青年艺术家在认识科技与艺术关系的问题上,常常会有突破性的想法,这也是腾讯的企业文化所看重的。本次展览的学术顾问,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赵力认为,这一代青年艺术家成长于电脑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身上的基因,在创作过程中他们也不太会去纠结:“我到底是艺术家还是科技工作者?”二者的边界不断被打破,科技也不再单纯是一种技术手段,这也是主题“共生”的意义。在赵力看来“他们是科技时代的第一批艺术家”。

“共生”艺术展策展人耿琨为观展嘉宾做导览

赵力表示,艺术与科技的共生已经不是趋势,而是现实。早在两年前第一届“科技向善”艺术展 “觉·物”时,腾讯研究院就已经要把文化作为一种发展战略,用科技结合艺术的力量,来产生更好的内容。几年来二者的关系已经从“并存”转化为 “共生”,这已经成为一个现象级的事件。“共生”是关于生命的概念,这是一个新的生命体,我们希望有来自科学和艺术二者的基因,在真正意义上能产生“新的人类”。

艺术家为嘉宾导览

据岳大伟介绍,第一届展览“觉物”主要作为提出问题,对科技的安全性提出质疑,而 “共生”便是一种回答。“共生”包含三个篇章:“互联”“再生”和“回归”。展现了科技与人的三种相互认知的关系。

互联:科技时代的最初面相

胡帅的作品《万物互联》选取了人体,石灰石,含羞草,海洋鱼类,激光唱机等看似互不相干的单元,利用互联网形成闭环连锁反应,使天,地,人连为一体。陈欣的《侵蚀谷》用随机生成的数位图像营造了一片数字的波浪,犹如被科技侵蚀的山川,人身处其中,倍感寒冷与迷失。法国艺术家大拿的油画作品《休息中》的人脸被手机的光亮吸收进去,人的注意力被电子媒介占据,自我被压制,人的生活沦为眼前的图像,消失了灵韵。

胡帅作品《万物互联》

陈欣作品《侵蚀谷》

大拿作品《休息中》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韩雨晴的《不食烟火》想象人类通过胶囊就可以高效率地实现交友,哺乳,饮食等目标,人的情感交流被剥夺。在理性化和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中,作为人本真的生活已消失不见。

韩雨晴作品《不食烟火》

作品局部“食丸系统助母亲逃离哺乳之痛”

作品局部“谁还会浪费时间,在漫长又羞涩的谈话中试探呢?”

再生:科技的人化

毕振宇的《罗夏》来源于心理学家罗夏的“墨迹实验”,通过人们观看不规则的墨迹产生的情绪来认识内心。互动装置是一个把预设噪音图像化的系统,它可以体现人的互动,但自有其运行轨迹。作品隐喻了人在表象世界的存在方式,人立在幻象中,又彰显着本质。

毕振宇作品《罗夏》

作品的另一种状态

观众与作品互动

邱宇的作品展现了机器的自我意识,它用自己的眼睛在镜子中观看自己,又左顾右盼,陷入沉思。候振龙的《离线模式》是一套可穿戴设备,机器具有自己的能量限度,当信号减弱时,就需要人身体的摆动为它注入能量。刘桂羽的《身体书写》利用可穿戴服装,把身体运动的姿态和情绪转换成数据,算法会借鉴诗人们的作品来创作属于身体的诗句。

邱宇作品《机器控制的眼睛看到镜子中被控制的眼睛在看他......》

侯振龙作品《离线模式》

作品影像

作品装置

刘桂羽作品 《身体书写》中的装置

作品影像

机器与人共同书写的诗句

回归:科技的原始基因

凌海鹏的《格律》用传统界画的方法构建了关于科技和人认知世界的模型,也已非传统的方式阐释了永恒的问题。三件作品都从宏观,微观和认知方式的角度从数学和哲学的层面对人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纵向和横向是时空的基本维度,而作为切片的时间性却可以在人的意识中延展出更高的认识维度,书写的汉字与数字符号的并置暗指具象和抽象的认知。作品以象征的方式展现了一张地图或设计图,微观世界的方圆概念,甚至两个平行时空的相互影响,都在人的感性和理性,科技艺术的相互辅助中呈现。

凌海鹏作品《格律》

《格律》系列作品

《格律》系列作品

《格律》系列作品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吴博的作品《Alienation-X》来源于他在景德镇,贵州和云南驻地的实践,当地人对自然生态的微妙关系,如纳西族古老的文字,使他发现生命到死亡中的各种问题。作品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和用废旧材料尝试重新构建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和自然仪式。

吴博作品《Alienation-X》

曾晨的作品《初心》中,每个参与者都可以通过手写的方式编辑文本,一切内心的表达都可以通过文字交互系统投影到上,用光去倾诉,去书写。特是对于人文引领科技展开的艺术臆想和期许。

曾晨作品《初心》

技术的发展会为艺术家提出怎样的要求?赵力认为,深度学习是人建立不可替代性的关键。AI的出现要求艺术家必须围绕创新进行学习。展览中也有以水墨和油画为媒介的作品,但其内容却超越了媒介的固有思维。随着未来技术的发展,创新越来越成为艺术的底线。艺术家应当遵循技术逻辑,审美逻辑以营造技术美学,并且还要有创新,以符合文化的逻辑。技术不应停留在手段,而是成为艺术家思想的一部分。

艺术家为观众导览

“科技向善”至今已经提出第三年,本次展览的学术顾问,清华大学特约研究员李挺伟也表示:平衡好科技与自然,人文,伦理的关系,让科技为实现人类整体的福祉向善前行,是我们共同的命题,通过艺术语言的更能阐述未来“共生主义”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观众拍摄作品

除了在线下的实体展外,腾讯还在小程序“博物官”上推出了线上展览。腾讯北京总部总经理刘勇表示:希望能让更多用户看到年轻艺术家们围绕“科技向善”所做的思考和创造。腾讯北京总部未来也希望能连接更多的艺术家,文化机构来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促进科技和文化艺术的对话。

观众观看作品

观众观看作品

科技与艺术的共生正是人当下存在的真实状态。如赵力教授所说“艺术家的作品中有艺术的逻辑,也有科学的逻辑,但在这二者之上,其实还有一个‘人的逻辑’,包含人对自身,对科技的看法,甚至包含对艺术的反省”。他对未来展览的想法是:“以后或许可以让工程师以艺术家的身份把自己的作品参展,这样我们就可以不去考虑作品的来源,而是看我们做了哪些事,以及未来会发生什么”。


来源:艺术中国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