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嵩获得金奖的缅茄作品——《和合二仙》。近日,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工艺美术师、中山市亮点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嵩携其高州缅茄精雕作品参加第十二屇广州工艺美术精品评比展,并获得两金一银的殊荣,其中,缅茄精雕作品《十八罗汉》和《和合二仙》获得金奖,《各..
位于高州市宝光街道西岸村,耸立着一棵富有传奇色彩的缅茄树,相传它已经有400多年历史,现仍然枝繁叶茂,而且在它身上还流传着一段凄美的故事,每年都有不少游客为了一睹它的风采,千里迢迢赶到此处。那么,它究竟什么不同之处,在它身上又曾经发生过什么故事呢?近日..
这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关注文玩菩提子,各式各种的植物和中草药的种子都被划分到了菩提子的范畴,而在这其中有些是历史文化十分悠久,很早以前就被佛门人士作为佛珠来使用了,而有的是有利于把玩,近些年来才被挖掘出来。佛家有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前年北海中山公园改造,原来隐藏在东南角丛林里的一棵树龄110多年的缅茄树,露出了真容。它粗壮挺拔、枝繁叶茂,形成了公园一道独特的风景。缅茄树属苏木科,是热带亚热带作物,原产于东南亚的缅甸、泰国、越南等地,为高大之常绿乔木。其形态优雅,绿叶婆娑,是庭园绿..
缅茄雕刻是微雕艺术,融汇了美术、雕刻、文学、民间工艺制作等元素,是一种精美的、珍稀的艺术品,是高州缅茄雕刻艺人几百年来探索积累的一种独特而精湛的工艺。高州民间艺人利用高州城西岸村一棵490多年树龄、被誉为“中土无双”的缅茄树的种子进行雕刻,制成印章或精..
高州缅茄雕刻简称茄雕,源于明朝,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茄雕是利用缅茄树上成熟果实缅茄籽雕刻而成,过去男婚女嫁多数用缅茄雕刻工艺品作为互赠礼物或订情礼品。历代高州茄雕艺人将缅茄籽精雕细刻,能雕成龙、虎、猴等十二生肖,以及观音、八仙、狮子滚球、长江大桥等..
缅茄工艺品。枝繁叶茂的缅茄古树。 记者丘立贺摄茂名网讯2021年冬季,位于高州市宝光街道西岸村,缅茄古树黄绿相间的枝叶在微风中摇曳,尽显风姿,赏心悦目。日前,记者走进正在改造中的高州缅茄公园,一眼望去,这棵缅茄树基部粗壮,高大挺拔,树木树冠覆盖三、四亩地..
缅茄雕刻是微雕艺术,融汇了美术、雕刻、文学、民间工艺制作等元素,是一种精美的、珍稀的艺术品,是高州缅茄雕刻艺人几百年来探索积累的一种独特而精湛的工艺。高州民间艺人利用高州城西岸村一棵490多年树龄、被誉为“中土无双”的缅茄树的种子进行雕刻,制成印章或精..
宫廷刻帖 清代刻帖前期以宫廷为盛,据《国朝宫史》和《续国朝宫史》记载,其镌刻法帖有百种之多,大都是乾隆时所刻。其中有集历代名家书法的丛帖,更多的则是康熙、乾隆个人的专帖,还有大量的是联句诗。 《三希堂法帖》 康熙二十九年(1690)清宫廷刻了第1部丛帖,即《懋勤..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曾先后多次巡行天下,所到之处立碑刻石,宣扬功德。秦刻石原有6处,为丞相李斯所书,是为标准的秦代小篆。但因年代久远,四处刻石早已亡佚,现仅存《泰山刻石》10个字,《琅琊台刻石》十几行,且字迹剥蚀。 秦时小篆可分两种,一种为权..
“妾徼”玉印,东汉,印面2.1×2.1cm,通高1.4cm。 此为东汉私印,青玉质,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妾徼”,二字并列,其篆法尚精,而布局稍散。印台四垂直面各有一组减地凸起的窃曲纹饰,台面向上敛成斜坡状,并微有下凹成弧形,其上布满阴琢的..
东汉延熹七年(164年)十月立。隶书十五行,行二十六字,无撰书者姓名。在河北元氏西北四十五里王村山下。此碑出土较晚,然气魄之雄伟,汉隶中无出其右者。其书法方正古健,点划之中有篆籀之意,粗犷俊朗,有独特的阳刚之美。清扬守敬评此碑:“雄伟劲健,《鲁峻碑》尚..
平陵居士归昌世(公元1573年-1645年),明末著名书画篆刻家,字文体,号假庵,明代散文大家归有光之孙,原籍江苏昆山,后来移居常熟。他早年即工古文诗词,书宗晋唐,亦善书画,尤擅草书,兼工篆刻。诗文得家法,与李流芳、王志坚并称为昆山“三才子”。他的画作,长于..
田黄兽钮引首章(明)(图)田黄兽钮章(明)田黄素方章(清代中期)(图)田黄雕龙平钮章(清中期)(图)重460克,1999年拍卖价格为30万元,田黄章珍贵,大料更加难得。 寿山石双螭钮方章(图) 鸡血石引首章(图)鸡血素方章(清代晚期)(图)重97克,昌化石的价值..
痛饮读离骚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张灏私印 苏宣之印 啸民 苏宣(约公元1553年—1626年),明代篆刻家,字尔宣、啸民、朗公,号泗水,安徽歙县人。其父苏汇善古文词,苏宣幼承庭训,雅好诗书剑术,旁通经史百家,于金石碑碣之学研究尤深。后来,他纵览秦汉玺印,经过精心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