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一把紫砂壶,吴经提梁的前世今生

2020-04-21 zsdown520  1149  收藏  管理

世界上最早的一把紫砂壶,吴经提梁的前世今生

紫砂到底起源于何时,学界尚无明确断定,最普遍的说法是紫砂起源于宋朝年间。

一九七六年,陶瓷厂在基建施工时,发现了蠡墅羊角山古窑址,其中有出土的乱砖与北宋小墓砖相似,并且有出土紫砂残器。

1966年南京中华门外谷里油坊桥明代墓葬中出土了一把紫砂壶,经专家学者认真,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有实物可考的一把紫砂壶。

学者把这把壶命名为吴经提梁,与所在墓葬的墓主人吴经同名。要说吴经提梁还得先从墓主人吴经说起。

吴经是明正德到嘉靖年间人,曾任司礼太监,位高权重。

司礼监是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 十二监 之一,始置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

由于司礼监主管皇帝文书、印玺、宫内礼仪等业务,遂上升为 十二监 之首,成为内廷权力最大之机构,其主管虽仅具有外朝三品之级别,但有时权力可与内阁首辅匹敌,有 权过元辅 之称。

1519年明武宗皇帝南巡前夕,吴经在扬州假传圣旨,占房舍霸土地强抢民女,民情汹汹不安,有女之家一夜便出嫁,或乘夜逃匿。

知府蒋瑶向吴经求免,吴经大怒,大喝道:你等小官敢于如此,你的头不要了!吓得蒋瑶不敢动。

但边上一徐姓官反驳道:小官逆上,是自己讨死。但百姓,是朝廷的百姓,如激起民变,恐怕是罪责难逃!

吴经余怒未息,就把蒋瑶赶了出去。随后想出个鬼点子,派人去暗中刺探那些寡妇家和娼家,有多少女人可以入选,记下来。

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分,派出一队骑兵散到各处,大声传呼:早上圣驾进城了!各家各户都要起来迎驾。要把街巷里外,屋里屋外都燃起灯烛,越亮越好,谁个不照办,就是违旨,该杀!

各家听了谁敢不遵,一刹时灯光明亮,照如白昼。吴经率兵抓人,按照白天侦查所记,一抓一个准,把妇女一个个揪出来,就是那些临时藏起来的妇女,也必定要拆墙扒屋找出来。

白天被侦查登记的妇女,几乎没有一个跑掉的。被抓获的妇女中,凡是家中比较富裕的,都想方设法交上身价银,赎身回家。那些贫苦人家交不起赎银,就被送入了提督府。

不过他后来的日子也不好过。武宗皇帝死后,新上任的嘉靖皇帝极不信任太监,恰好有人参了这坏太监一本。

于是皇帝把他从北京远远的打发到南京来了,让他在南京孝陵卫当差,看护皇陵。因此他死后就葬在了南京中华门外大定坊。

虽然吴经作恶多端是个坏人,但陪葬的壶却是好壶。

吴经生活在明中期太监擅权之时,位高权重,其随葬品必是极为珍贵之物,仅从此来推断,这把提梁壶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之物。

吴经卒于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这也为我们确定这件紫砂壶的绝对年代提供了直接依据,它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有明确纪年的最早的一件紫砂壶。

吴经提梁通高近18厘米,胎为砂质,肝红色,器型较大,质地较粗,器表涩手,有气孔。短颈用一块泥片加接。

壶为球腹,腹下部稍敛,平底,弯流,流与腹衔接处贴塑四瓣柿蒂形纹饰,肩上捏接提梁,提梁圆角四棱,近似桥形,其后部还有一个用来拴绳系盖的小系。

壶盖上塑有宝珠纽,背面缀十字交叉的泥条,整个提梁壶造型端庄,做工规整,也是迄今为止第一件完整的带有装饰性手法的早期紫砂壶。

壶表颜色不一,这与早期的烧窑条件还不成熟也有关系,壶与缸、坛等在同一个窑里烧制,不免沾染上釉泪与落灰。

壶体也有明显的使用痕迹,想必吴经一定是很珍爱这把壶,不然也不会至死都要让它随葬。(来源:一时道场,图来源:网络)

关于普洱茶冲泡,保存等知识,请加网络高级评茶员个人微号:6480348 交流学习。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