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流的形状、长度,水孔的位置等,决定了一把壶能否 出水七寸不散花,收水利索不流涎 。但是,壶流的形状、长度、水孔的位置等,又得和壶型相配。
好壶壶嘴出水顺畅,收水果断,这是大部分购茶壶人不易顾及的。好壶出水如柱,刚劲有力,弧线流畅,水束圆润不打麻花,直入杯底静默无声;断水时,即倾即止,简洁利落。
好的出水,实际上与诸多因素有关,如:壶型、流型、流的位置、流管内壁、嘴的口径、网孔形式、网孔孔径、网孔出水的有效面积等等,但有一细微之处常被忽略,那就是壶盖上的 气孔 。
壶内满水后,倾倒出水时,若其水流呈现出跳跃状,还伴有 突突突 的声音,或水流扭转泛花,伴有 吱吱吱 的声音,此现象是由于在倾倒出水时,壶体内立即处于负压状态,并通过壶盖上的气孔,吸入壶外的空气进行补充。
若气孔的孔径过小,则空气进入壶内时受阻,形成间歇性 气塞 ,最终影响到水流呈现脉冲式跳跃状,并伴有 突突突 的声音;或由于气孔的孔径过大,空气进入壶内时的流速过高,产生啸叫现象,发出 吱吱吱 的声音。
由此可见,气孔直接影响到了茗壶的出水流态,犹如画龙点睛, 点 好了,功得圆满,满盘皆活, 点 不好,功亏一篑,徒留遗憾。
有些壶型如 龙蛋 、 西施 等,壶流的特定形态就是容易流涎的。所以,不能要求所有的壶都不涎水,只能在使用的过程中对症解决,如注水不要过满、收水手势要干脆果决、备有茶巾随时擦拭等,以免壶流下的颜色跟壶身不一致。
至于购壶时注入清水不流涎,回家泡茶则有流涎的状况,是因为清水和茶汤的张力不一致的原因。如果有茶渣堵塞了流孔,流涎则会更严重。
壶流制作有哪些基本要求?
1、根部大于口部。
2、内壁光洁顺畅。
水孔的总面积要大于流口面积,以增加出水压力和收水回力。流身斜出壶身以45度左右为宜,欠则 喷 ,过则 漫 。有坯手在坯体成型后,轻巧敲击流口前端下部使之稍向上弯,也有坯手在流口内壁下沿做小凹槽,都是为了改变出汤的瞬间流向,力图避免收水时滴涎。
倒把西施,紫砂壶中的格调高雅者,原先叫西施乳,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确实此壶象丰满的乳房,壶纽象乳头,流短而略粗,把为倒耳之形,盖采用截盖式,壶底近底处内收,一捺底,后人觉 西施乳 不雅,改称 倒把西施壶 。
西施壶,顾名思义:应该和西施一样美,或者说这种壶的灵感来源于西施:壶嘴便是西施的口,壶的身体则刚好是壶的盛水部位,把手便是纤细的腰姿。 西施壶 ,完整的称呼应该是 西施乳壶 ,简称 西施 或 西施乳 。
文旦
文旦创于明未清初,形与西施、贵妃壶相近,后两者为清中末后所创,重玲珑娇秀,前者则重古拙,这也与当时艺术审美注重相关, 文旦 文字释义为: 文 指柔和、外表、容态。 旦 指戏曲中扮演女性的角色。
文旦壶曾一老壶铭: 何必凤凰夸御茗,浣女词前落日尘,松竹开三迳,花落鸟啼水自流。 亦有书记载: 文旦,果之美味,江浦之橘,云梦之柚。 那么由此可知,文旦壶在这里的创意又似乎是水果柚的仿生器,文旦柚,金黄色,食之清甜甘酸,金黄色本身就是一种艳丽的颜色,而那成熟的果实清甜甘酸的滋味,就象女人的情感,含蓄而绵长。
在这里,一把紫砂壶的仿生态,也充分体现了古代女性化的柔美与雅丽。现文旦、西施、贵妃变化很多,每个陶手都以自己的方法在演绎而成,高矮肥瘦,自然壶名也让人有点难以分辩。(来源:喝茶的学问,图片来源:网络)
关于普洱茶冲泡,保存等知识,请加网络高级评茶员个人微号:6480348 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