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市场发展到今天泥料的名称已经乱到了极点,一种泥料今天烧出这种颜色就叫这颜色的泥,明天烧出那个颜色就是那颜色的泥,导致现在泥料的名称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至于泥料品质怎样,每个人也都云里雾里,甚至大量做壶多年的艺人也搞不清楚。泥料名称虽然属于紫砂文化,但是消费群体更注重的是品质。市场一直在需求行业标准化,消费者也真切希望自己能消费个明白。
影响泥料品质的因素:
1.矿料的纯正度。原矿矿料好,这是共识,但也有区别。通常可以把纯正的矿料定为一级,稍有杂质(通常为鸡眼)的定为二级,矿层夹脂岩化稍有不均匀的定为三级,其它可称为外矿料。注:二级矿料杂质可经人工除去变成一级矿料使用,炼制成本高。三级矿料品质无法人工改变。
2.虽然宜兴的原矿矿料越用越少但也没有达到稀缺地步。在宜兴当地矿料不是问题,重点在于紫砂泥炼制的结果问题。矿是矿,泥是泥。泥料品质的根基是沙粒的纯正度,纯正的均等颗粒的纯沙泥当然最好。影响沙粒品质的因素是粉尘与水。
3.矿料的岩化程度。常说的朱泥,红泥,清水泥,底槽青区分的依据就是岩化程度。清水泥没有底槽清的硬度高,所以没有底槽清优秀。
4.投资成本与风险。市场上清水泥岩化程度比朱泥高,价格却比朱泥价格低。是由于制作传统朱泥所要求具备的技能高,烧成风险高。紫砂产品95%以上的投资在入窑烧成前,当出窑时发现烧坏了也就全部投资泡汤。
紫砂矿料的加工
作为自然资源,紫砂矿料并不属于标准化产物,不同种类的矿料质性各异,烧成后色泽效果、材质特性等也各不相同,无法作为相互比较的依据。我们平时说矿料的优劣一般是指同类矿料之间的实际对比效果。同类矿料因矿区、矿层不同,有泥层深浅、质性老嫩等的差异,但这也不能作为判别矿料优劣的唯一标准。若说深层开采的矿料质性优异,却也有部分优质的品种就产自浅表层,例如:天青泥、嫩紫泥,红皮龙等。若说质性较老的矿料效果好,却有许多质性较嫩的矿料,无论是从原料的各项性能,还是经烧成后色泽效果等均十分优异。相反有些质性较老的矿料,沙性太重,可塑性差,并且烧成后胎质比较干涩,存留的白色云母碎片也较多,因此矿料的优劣是相对而言的。只有对每种矿料的质性特点、加工方法、烧成方式等全面掌握,待矿料的色泽效果反映在烧成后的紫砂器上,形成欣赏、对比和鉴别的依据,才能比较乐观公正的评价。
决定泥料品质的因素有两个。首先取决于矿区、矿层的不同,即使是同种矿料,有的比较纯净,有的却比较混杂,这是先天因素。其次在矿料加工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差异,这是后天因素。矿料在加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会直接影响泥料的最终品质。
紫砂矿料的加工过程将紫砂矿料加工成为可以直接使用的成品泥,需要经过选料、风化、粉碎、筛分、提纯、陈腐、炼泥等多道基本工序。
一、选料
选料是决定紫砂泥料品质的关键环节,因紫砂材质内外不施釉,泥料的纯净与否,将直接影响烧成后作品的色调和器表质感。
选料时先把不同种类的矿料逐一归类,矿料分的越细致,越有利于具体体现矿料的本质特性。然后剔除矿料中较明显的杂质物,如废土、夹石、锈片等,再把矿料摊晒在露天堆场稍事分化。因紫砂矿料通常呈成层状构造,经选料后的大块矿料中间仍可能夹有锈夹片、石质物等杂质,故必须待其稍事风化,松散成小块状后,再经手工认真挑选。在风化前先进行拣选,可以防止某些杂质在风化过程中碎裂、溶化。
二、风化
风化是将精选后的紫砂矿料堆放在露天泥场,任凭长期日晒、风吹、雨淋等,使矿料在有养分的条件下吸足水分,伏去火气,自然裂解。既可形成腐殖酸,使泥性纯良,还可以增加矿料自然细度,有利于粉碎加工。并且由于雨雪的溶解作用,可洗去矿料中一部分可溶性盐类物质,提高泥料的烧成耐火度及外观色泽纯净度。
风化最好历经冬夏两季。冬天主要起分散崩裂作用,夏天主要起类似闷料作用以增加矿料腐殖酸形成。矿料风化的时间越长,风化过程就越彻底。
朱泥矿料因基本能溶于水成泥糊状,为保留矿料中的颗粒比含量,一般不进行风化处理(沥浆料除外),而是通过熟泥长时间的陈腐来改善泥料特性。
三、粉碎
经过风化后的紫砂矿料,需粉碎到具有一定颗粒比细度的均匀粉料,才能致密坯体促进物化反应,达到成型要求并降低烧成温度等。紫砂矿料的粉碎为了防止铁污染,通常采用硬石质石磨、轮辗机、石磙等。
四、筛分
筛分是使用各种标准筛,将粉碎过的紫砂粉料分离为颗粒大小均匀的若干部分,以保证粉料的均匀性,达到多种成型工艺的要求。粉料中较大颗粒被分离出来重新进行粉碎,或者用于紫砂器更具个性化的应用,如调砂、铺砂工艺等。筛分有干筛和湿筛两种。紫砂粉料大多采用干筛的方法。经过球磨或搅拌后的泥浆,则采用湿筛的方式进行筛分。
五、提纯
紫砂原料中的杂质,很大一部分是含铁杂质,有的来自矿料,如黑云母、普通角闪石、磁铁矿、褐铁矿与菱铁矿等;有的来自制备过程中机器的磨耗,如金属铁、氧化铁等。其中有的铁质在烧成后会影响外观色泽纯净度,甚至在器表产生斑点,因此除铁是紫砂原料提纯的关键步骤,也是提高紫砂器外观纯净度的重要途径。
矿料中的含铁杂质应尽量采用选矿法去除,选矿不能除去的可采用磁铁进行分离。磁铁的磁化能力对不同的含铁矿物有着不同的磁化效应。通常磁选只能除去强磁性矿物,如金属铁、磁铁矿等,而有些弱磁性含铁矿物如菱铁矿、黄铁矿、黑云母等较难去除。
磁铁分离有干吸和湿吸两种。干吸用于分离粉料中的铁质。由于矿物与磁极间存在间隙,只有在薄层料流的情况下对强磁性铁矿物有效,因此磁选效率不高。湿吸用于分离浆料中的铁质。由于采用过滤式方法,泥浆通过磁铁时呈薄层细流状,除铁效果较好。泥浆比重最好能控制在1.7以下,比重、流量越小,除铁效果越好。量少的浆料还可以用磁铁在浆料中不断搅拌的方法除铁。现在有一些紫砂原料在除铁时,不严格按照物理方法剔除铁质,而是采用强酸溶剂等去除原料中的铁质,这样不仅有损泥质,而且残留的酸性溶液对人体也有伤害。
原料的提纯需要对原料矿物组成的不同特性来分析,在不改变泥质泥性的同时,采用一些科学合理的工艺。例如有的含铁杂质不达到烧结温度的上限一般不会显露出来,我们可以在不影响紫砂器外观色泽的前提下,在烧结温度的范围内适当降低烧成温度,尽量减少杂点的产生。另外云母片烧成时收缩较小,在坯件烧成收缩的同时,可以把一部分云母片崩飞,故一般不必刻意剔除。但对于一些矿料中含有较多且大的云母片,可以根据其比重较轻的特性,对粉料中的颗粒和粉尘进行分离后,在颗粒料中去除。
云母片等杂质物的去除一般采用风簸法和水簸法。风簸法是借助适当的风力,把颗粒中较轻的云母片及碎屑杂质物扬出,这种方法对落料时的速度和流量较难控制。水簸法也称淘洗法,是利用云母片和一些较轻的碎屑杂质物悬浮在水中时比紫砂颗粒沉降速度慢的原理,而将其快速漂出的方法。但这两种方法对微细颗粒都会有一定的流失。
六、陈腐
将加工好的紫砂粉料加净水搅拌均匀,掇成泥块或搅拌成泥浆料,放置于有一定温度和湿度的封闭环境中进行陈腐,这种做法古代称之谓 养土 ,陈腐有利于泥料氧化和水解反应的进行,陈腐的同时兼具细菌作用,促使有机物的腐烂,并产生有机酸。泥料中的有机质成为胶状体后,可塑性会进一步提高,更利于制品的成型与烧成。陈腐时间越长越有利,经长时间陈腐的泥料烧成后和未经陈腐的相比,会因火气退却而变的柔和玉气,其色调也会有所加深。如在相同的烧成气氛及温度下,陈腐过的绿泥泥料烧成后会显得更青绿,更和润。
陈腐虽然对改善泥料性能作用很大,但陈腐时间长才有显著效果,这就需要有一定的储泥条件,同时也延长了泥料的使用周转期。目前经常采用机械真空练泥方式来提高泥料的可塑性,而忽略了陈腐过程。
七、练泥
练泥分为手工练泥和机械真空练泥。手工练泥是将陈腐后的泥料放置泥凳上,用大木锤按一定的顺序反复捶打,挤压,直到用刀划过后能看到泥料断面发亮,表示空气已基本排除,否则烧成后极易产生气泡。练泥也有采用脚踩踏的方式,俗称"脚踏泥"。
现在紫砂练泥大多采用机械真空练泥的方式。经过真空练泥机挤压,排除空气更彻底,泥料组织更均匀,致密度和可塑性也会更好,既便于成型也提高了坯件的干燥强度和机械强度。但是真空练泥机练制的泥料,因其颗粒成定向排列,泥料中潜伏着应力,这些应力会在高温烧成中释放开来,使坯件各部位呈不均一搜索,从而引起制品收缩、变型率加大。
手工练泥相对于机械真空练泥而言,泥料的比重小,坯件气孔率大,烧成后制品的收缩、变型率小。手工制备的熟泥,由于泥团颗粒粗细悬殊,烧成后体积收缩不一,器表粗颗粒略有突出,胎质富有滋润的光泽质感。而疏松的内壁因泥料矿物质和团粒堆积等因素而形成的空隙,具有一定的气孔率和吸水率。应用极制泥料制作烧成后,制品的吸水率会从通常的3%~5%下降到1%左右,气孔率也随之降低,而茶壶吸水率、气孔率的下降直接影响了其实用功能。即使成型、烧成等诸多条件不变,机制泥料和手工制备的泥料相比,器表的肌理效果会逊色很多。
经过几十年工业化生产后,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原始手工泥料比机制泥料更能体现紫砂的本质和特性。近年来,一些高档紫砂作品的制作用料又开始恢复到原始的手工练制程序。(文章来源:紫砂壶玩家;图片来源:网络)
关于普洱茶冲泡,保存等知识,请加网络高级评茶员个人微号:6480348 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