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北凉,因开凿于距武威城南约60公里处的天梯山而得名。现有学者考证,该石窟即为《法苑珠林》等文献所记载的凉州石窟;同时在对天梯山石窟4窟和新编18窟考古中已发现北凉时期的壁画作品,为进一步证实天梯山石窟即为北凉王沮渠蒙逊所开凿的凉州石窟提供了直接依据。由此说明,天梯山石窟在我国的佛教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五十年代初,因当地修建黄羊河水库,为保护该石窟文物,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敦煌研究院和甘肃省博物馆对天梯山石窟部分文物实施异地搬迁至甘肃省博物馆保存。天梯山石窟现存洞窟18个,除13窟七身造像为石胎泥塑,因体量太大无法搬迁就地保存外,其余包括北凉至清不同时代的塑像40余尊,壁画526块约200多平方米。
泥塑的修复,一般采取传统及较保守的修复方法。这次所修复的一尊彩塑,只是所有残损彩塑中的一身,修复过程中所采用的处理措施和手段,除使用传统的修复方法外,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改进,同时还尝试了一些新的其它方法,而且这些方法是未曾使用过的。这些方法的使用,将为天梯山石窟文物全面的科学修复保护积累经验,提供相关的信息和资料。
2、彩塑保存现状
天梯山石窟开凿在第3纪新统砖红色砂岩、土黄色砾状砂岩、砂砾角岩与粘土胶结形成的二元结构岩壁上,千百年来,遭受地震和其它人为地破坏,洞窟保存不良,坍塌比较严重,尤其是1927年古浪大地震(8级)波及邻近的天梯山石窟,坍塌最为惨重,我们现在见到的基本是1927年大地震后的保存情况。加之后来在拆迁及搬迁过程不同程度地进一步加剧了文物的残损程度。由于保存环境受大气环境中有害气体等因素长期侵袭,文物本体泥层结构的长期老化作用,表面结构酥松、掉粉情况严重,以及长期受沙尘、粉尘侵蚀,加重了彩塑和壁画表面颜料褪色、掉色,其中一部分已频临消失的边缘。尽管甘肃省博物馆对其中的部分文物采取了一些抢救性的修复和保护措施,但由于资金困乏,始终未对其进行全面且行之有效的保护与管理。
这尊馆藏泥塑编号为0526的彩塑,据相关资料考证,为天梯山石窟1窟中心柱左向面下层佛龛中坐佛。根据发现与其有关的壁画表面贴纸状色的做法与其它各壁所存明代纸印千佛壁画作法一致,可知其为明代重塑坐像。因为早期地质地震造成塑像从腰部断裂,断裂缝隙最宽处达2~3毫米,以至引起主体中心柱支架活动,致使塑像重心错位,并造成塑像上身后倾,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塑像的不稳定性;由于早期人为破坏,又历经三十多年自然因素的侵蚀,塑像表面多处破损,背部泥层糟朽程度相当严重,同时因断裂引起佛头的活动并在脖子处产生裂隙,进一步加剧了文物的残损程度。
3、彩塑的清理与修复保护
(1)清理
除泥塑表面附着一层尘土和灰尘外,同时附着并沉积在彩塑头部和面部的粘土颗粒,因土质钙化作用在其螺髻与面额表面并形成一层薄而致密的硬质层,致使头部与面部漫漶不清。使用软质羊毛刷将表面灰尘轻轻清除后,可边敲打、边剔除,需要时可在硬质层表面涂少许缓湿剂,待表面润湿后,用竹签将泥质层轻轻剔除,在剔除时应谨慎小心,以免小螺髻及表面矿物颜料的脱落。
(2 )拆除
由于断裂造成彩塑断裂部位的脱离及相互错位,因此必须拆除断裂处泥层,使错位部位复位,复位后对断裂处重新加固修复。首先,用绞手链将塑像上身从断裂处吊起、悬空并固定,以免在拆除剥离泥层时因重心下降对塑像下身进一步造成伤害;其次,从佛像背后沿断裂线将此断裂处草泥层轻轻剥离,直至露出表面细泥层(含有棉花纤维致密层),此时缝隙处泥层厚度(距塑像表面)一般约为1-2cm;然后将邻近中心柱支架周围泥层剥离并将其底部打开,使其能够左右轻微活动。
(3)合缝
在断裂缝隙中存在一些粘土硬质颗粒以及支架作用,造成塑像断裂部位一时还难以复位,可使用皮老虎将缝隙处粘土粉末清除,然后采用"注水法"使其自然复位。注水前先将缝隙处表面用脱脂棉进行封护处理,以避免注射时形成流痕,引起此处颜料的脱落,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然后顺着断裂处的缝隙,由外向内向缝隙内注射5%的聚醋酸乙烯乳液;约5分钟后,待缝隙处粘土颗粒被水分润湿后,双手轻轻地托住塑像断裂身处并左右轻微晃动,对断裂缝隙进行对接、磨合、合接;反复重复上述操作2—3次,直至断裂处缝隙合接。
(4)灌浆
在断裂缝隙合接后,对断裂缝隙处背部实施灌浆,最后采用“分步填充法”对缝隙加固。先用填充泥层将所灌浆处缝隙周围封护,将8%的聚醋酸乙烯乳液泥浆液灌入断裂缝隙接缝处,待缝隙处灌浆泥浆失去大部分水分变得粘稠时,此时可将封护填充泥层填充挤压入断裂缝隙中;由于填充泥层中添加有粘结剂,考虑到泥层本身的收缩率,填充泥层厚度不宜太厚,应采取分层进行填充。同时为减小填充泥层收缩率,对其表面应保湿封护,让其在自然状况下慢慢阴干,在阴干后以泥层表面不出现收缩裂纹为宜。
(5)修补
由于修补的部位不同,所采取的修复措施不同。对于完全残损、局部残损部位,破损程度相对较小,如眼珠、鼻子与披肩,根据塑像文物本体,可选取一定且不同的参照物来对残损处实施复原性的修补修复;对严重残损、残缺与脱落部位,如手、莲花底座,既无参照选取又无相关的资料可查、考证,可暂时不对其实施复原性修补、修复,建议用5%PB72试剂只对其表面进行渗透加固及封护处理。加固时对选用的PB72试剂浓度要求不宜太大,以加固后表面不产生玄光为宜。
4、结论
甘肃省博物馆现存的天梯山石窟文物,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文物品位之高,在全国省级博物馆来说,是绝无仅有的。由于保护经费严重缺乏,加之自身经费有限,四十多年来,始终未能对其付诸以全面的修复保护,只能对其中残损严重的部分文物进行抢救性修复。
天梯山石窟文物,从泥塑的造像形制看,尽管其采用古代传统的泥塑制作方法,但与全国其它石窟文物相比而言,其中也不乏精品;在泥塑的制作方法上,其泥塑泥层一般有三层,即①含棉纤维层(表层);②草泥层;③含麻纤维层(内层)。在制作的颜料使用上,所使用颜料为矿物颜料。随着时代与年代不同,制作形制和颜料也略有所不同。因此,对这一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科学的修复保护,十分之必要,而且文物所处的保存环境及形势已刻不容缓。
文物修复必须遵循“修旧如旧”原则,根据文物保护“修旧如旧”原则,在对文物进行修复时,应尽量避免对文物造成伤害,应保持文物原来所固有的形制、风格。在遵循这一原则的基础上,采取对遭破坏的表面应尽可能恢复其原貌,尤其是颜料脱落部位修复后需要对其表面进行补色、作旧处理,而不重要的部分修复后仍然保存其原状。对残损、破坏严重及无法恢复的的部位,只采取加固、封护和作旧处理,已脱落、丢失及无法考证确定的莲花底座等其它部分,则不作任何处理。
在这尊彩塑的具体实施修复中,采取"注水法"对彩塑断裂缝隙处先进行合缝,后采用灌浆分层填充修复。“注水法”一般可用于塑像等其他泥质文物修复,修复实践表明此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由于泥质文物制作材质对水的可逆性及特殊性,在使用“注水法”时,可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在处理断裂缝隙时,可避免外力对文物产生直接伤害,降低修复难度,同时可使断裂缝隙在重力作用下自然粘合,效果令人非常满意。此外,在“注水法”实施同时,可加入胶结材料来增加填充材料的胶结强度。
修复时,由于泥层的收缩效应是影响泥塑修复效果的重要因素,收缩速率过大,在泥层内部及表面易形成空洞和细小裂隙、裂纹,从而给文物安全稳定埋下隐患,而修复中所采用的“灌浆分层填充法”可减小泥层的收缩效应,降低因泥层水分迅速扩散对缝隙造成的影响,加之填充泥层含水量过高,也会影响泥层收缩率。由于填充泥层有一定的饱水值(泥层中水与土比例),饱水值一般在7左右。为此,可通过不间断对泥层喷湿、保湿,来降低泥层的收缩率。
针对泥塑残损的不同的情况,在修复中使用了三种材料:①聚醋酸乙烯;②糯米汁;③Paraloid B72。聚醋酸乙烯乳液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及可逆性,尤其是在泥塑文物裂隙修复方面,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修复材料。在使用时应注意,其使用浓度不宜太大,浓度太大,易引起文物表面颜色的改变,一般情况下,浓度以5%为宜;在塑像的早期制作中,古人通常加入糯米汁来增加泥层的粘结力,由于糯米中含有蛋白质材料,而胶原质是主要的蛋白质,故具有较强的粘结性;Paraloid B72是一种透明状有机材料,由于其溶剂挥发快,渗透时间较短,通常可用于文物表面残损部位的封护。
此外,实施修复时必须进行省泥,省泥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而且是影响修复的一个重要环节。尽管通常被人所忽略,但相对于泥质文物修复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其所产生的效果、作用却不容忽视。通过省泥可使粘土颗粒中的矿物质成分能够充分、有机的融合,省泥时间愈充分,可增加泥质的柔韧性,泥层与泥层之间的粘结就愈充分,其中水分所起的调节泥质作用,是乙醇、有机硅等其它溶剂所不能取代的。令人欣慰的是,这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关于泥塑文物的修复方法很多,为了更好地结合、接近文物本体,我们采用的都是较为传统的方法,通过多年来的应用,这些方法在泥塑修复方面都比较成熟。在此基础上,对其中的某些方法进行了改进,并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归纳,同时还对其它方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效果令人满意。总之,文中所谈及的这些方法和信息,都可运用于天梯山以及其它石窟文物的科学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