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质的鉴定

2020-04-23 zsdown520  595  收藏  管理
玉质坚硬,玉性稳定,不易变化。但入土千百年后,在土壤中微酸或微碱、潮湿的作用,也会缓慢地起着变化,玉器会失去原有光泽、色彩,会出现斑纹、钙化、石化,这种变化的现象,叫做“沁”或“浸”,或叫“古”。 

名目繁多,众说不一,大致说、玉上带红色斑点的叫“瑞斑”。黑色斑点叫“黑漆古”;王质表面钙化,如涂一层薄薄的黄土,称为“土古”;或起一层灰白色的云雾叫做“鸡骨白”,玉器在古墓中长期与他物相接触而变色,也有专称,如与水银接角而变黑 、初出土的玉器会变得面目全非 ,或根本不像是玉,必须经过“盘功”这一关,才恢复玉性、或使玉器变为具有更古雅的色泽、斑纹,名为“脱胎”,意思是玉器经千百年后脱胎:换骨成为另一种面貌

旧时所谓盘工,常带有神秘的色彩,一般的方法是把古玉器贴身佩挂数年,因长期经受汗脂浸润,衣服摩擦 ,逐渐恢复玉性 ,又变得晶莹透亮,这种方法称为“文功”。

还有一种快速的方法,是用布中把古玉器不停摩擦,轮番替换、使生微热,据说能把浸汁溢出,留有“土门”然后上蜡再擦,使之能在短期内恢复玉性,叫做“武功”。经过盘功的方玉器更显得古雅,价值更高。我们鉴定古玉器,必须从玉质的变化中,判别其新旧和真伪。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