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八千年的制玉长河,仿古玉虽然算不上十分古老,但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北宋以后,伴随金石学兴盛,古物收藏和研究之风日炽,古玉亦然。受经济利益驱使,由此也引发了制假售假的滥觞。宋代仿古玉已有相当水准,以致大收藏家也不免走眼,做伪者牟取高利的不少。元明清及民国仿古玉规模、水平较之前代尤胜一筹。
近些年来,在新的一波爱玉、藏玉热潮中,市场玉品数量剧增,良莠并存,泥沙俱下,假玉、伪玉更是到处充斥。总起来看,这些仿伪制品有这么些特点:1、仿冒时代上自新石器时期,下迄清代,均曾见之。较多寓目者为仿良渚文化、红山文化、商代、战国、汉代、清代玉器,因这些时代玉器出土、传世品常见,为市场热点,易于蒙混。2、形制上多摹自玉器图录,也有少数据实物制作,或出于想象,依被仿时代大致风格臆造。3、工艺上大多工粗形陋,但亦有精雕细刻者,技术上称得上一流,如一些子刚牌仿品。4、质地多见青海玉、俄罗斯玉、岫玉、南阳玉及其他杂石,而和田玉因相对价格较高,故采用较少,表面往往做旧,利用各种手法制作鸡骨白、水银沁、血沁、牛毛纹等假沁,以冒出土古玉。5、制作地点集中于安徽、河南、浙江、江苏一带,其他地区也有仿制,如东北仿红山文化、西北仿齐家文化,均仿当地玉器,地域特色鲜明。
如何识别这些仿品?谨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形制、纹饰应以出土实物作为鉴定标准器,认真加以对照,如与同时代真品风格有多处不符即当存疑,切勿抱侥幸心理,以为自己拣到稀世珍品,实际此种概率微乎甚微。以前碰到不少朋友,敝帚自珍,心情可以理解,但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对收藏来说未必见得是一件好事,往往弊大于利。
二、做工要注意历代的主要特点,像工具的材质、转速、刀法等,都是断代的依据。如史前尚无金属工具,厚器钻孔多两面对钻,有时还会遗留下螺旋痕,细部纹饰采用徒手刻划等,现今仿品因用先进金属工具,机械动力,故表现出的现象常不一致。就算刻意模仿,也总是形似神不似。
三、玉质上有时可借助矿物鉴定来确定成分,如硬度在6-6.5之间,密度在2.9左右,基本可判属软玉,与一般玉石区分,这是古玉的基本材质。多数仿品采用低档玉石,如岫玉等,一方面成本低廉,另一方面硬度低(6度以下),表面便于做旧。做旧常使用化学方法,如强酸等来腐蚀玉质,达到似出土古玉的自然受沁面貌。一般仿品假沁跳眼造作,极不自然,容易判别,但有些高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所作颇能乱真,较之古代仿品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提醒收藏者,勿以沁色来定真伪,沁色是最易仿,而又是最能令人失辨的。有的朋友常常乐道于自己藏品的沁色,坚信确系真品,但明眼人仅从器形上即可判断其为赝品。故看玉一定要综合考虑,仅凭沁色是必然会“吃药”的。另外,由于仿明清玉器多用白色玉料,很少做沁,故需区分和田玉与其他相近玉材,可经颜色、光泽等来判明,如青海玉、俄罗斯玉色偏灰、偏暗,较透明,密度稍低,而石英则硬度高(7度),光泽强,较透明。
四、需抱良好之心态,不要刻意追求,许多事情都讲个“缘”字,可遇不可求,鉴定眼光到了,机遇到了,好玉得到的胜算自然就多。心躁性急,一意求成,很可能事倍功半。碰到不少花了很多钱财,入藏无一能入目者,除了特别“自信”因素外,也有耐不住冲动的原因。
总之,当代仿古玉(这里主要指伪品)的泛滥已不容忽视,正确的鉴别还有赖于多多的实践,熟能生巧,此言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