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在土中,不仅质地会发生变化,颜色也会发生变化。《玉纪》说:“凡玉入土年久则地中水银沁入玉理,相邻之松香石灰以及各物有色者皆随之浸淫于中,如下染缸,遇红即沾红色,遇绿即沾绿色,放入土重出之玉无有不沾染颜色者。若无水银沁入,虽邻入颜色亦不能入玉中也。有受黄土沁者,其色黄,名曰玵黄;有受靛青者,其色蓝,名曰玵青;有受石灰育者,其色红,名曰孩儿面;有受水银沁者,其色黑,名曰纯漆黑;有受血沁者,其色赤,名曰枣皮红;有受铜沁者,其色绿,名曰鹦哥绿。此外杂色甚多,有朱砂红、鸡血红、棕毛紫……总名之曰十三彩。”
在鉴赏古玉时,人们习惯称黄色沁为土沁,白色为水沁,绿色为铜沁,紫红色为血沁,黑色为水银沁。刘心瑶在《玉纪补》中把出土玉器分为西土和南土两部分,“西土”包括陕、甘、川、晋,“南土’测指江苏、浙江、江西等地。一般来说,西北地区的玉土沁较重,南方的玉水沁较重,“西土者,燥土也;南土者,湿土也。燥土之斑干结,湿土之斑润溽;干结者色易鲜明,润溽者色终黯淡。土斑而有瘢痕者,沙土物也;无土斑而有瘢痕者,水坑物也。西北亦有湿土,东南亦有燥土。近水则湿,远水则燥也。”王心瑶《玉纪补》不仅告诉我们如何识别各地的沁色,而且还告诉我们几种玉器做旧方法和所制玉器的颜色特征:
(1)将玉件用火烧烤,使其颜色发白,如古玉中的鸡骨白色。王心瑶称这种方法制成的玉器为“伪石灰古”。同真石灰古比较,它上面有火烤的细裂纹,真的上面没有。
(2)把活羊腿割开,植入小件玉器,用线缝好,几年后取出,玉上有血色细纹,如同传世旧玉上的红丝沁。这种方法做的旧玉,王心瑶称为“羊玉”。同真传世古玉比较,“羊玉”显得干涩,“不如真者温静”。
(3)将玉器放入刚杀死的狗腹中,缝好入土数年,玉的表面会产生土花、血斑,王心瑶称之为“狗玉”。但这种玉器带有新玉的颜色和琢过的痕迹。
(4)用质地松软的玉或石性较大的玉和玉皮,制成器物,然后用乌梅水煮,时间长了玉质松软处被乌梅水搜空,然后再用提汕法上色,冒充“水坑古”,王心瑶称这种玉为“梅玉”。但梅玉的沁色看起来不自然,色较死。
(5)把玉器用浓灰水加乌梅水煮,乘热把玉取出,置于风雪中冷冻,则玉级冻裂,其裂纹细如发丝,用以冒充古玉中的牛毛纹。王心瑶称这种玉为“风玉”。但裂缝的颜色新,不如旧的温润。
(6)将玉器用铁屑拌之,然后用热醋淬之,放置十几天后埋于地下,数月或一年后取出。由于受铁屑腐蚀后玉器上出现桔皮纹,纹中铁锈为深红色并有土斑,宛如古玉。这种做旧方法为乾隆时无锡阿叩所传,所以又称为“叩锈”。但颜色看起来亦不自然。
(7)用“磠提”之法上色,使颜色透入玉理,灰煮不退,与真色无异。只是天阴时颜色较鲜,天晴时颜色混浊而已。
以上几种玉器做旧方法,在近代流传得很广泛,根据玉心瑶所讲的古玉特征去观察,传世玉器中这类作品还不少。
鉴别玉器的沁色时,一定要分清是假沁还是出土的真沁。一般而言,假沁色鲜,真沁色暗;假沁色死,不太自然,真沁色虽黯淡,色彩却很自然。
笔者有幸读到苏州文物商店张永昌先生鉴别古玉的文字材料,在谈到古玉器断代时,提出下列意见,值得我们深思。他说:
第一,鉴别玉器,应把“稳定期”的制品作为断代的重要依据,理由在于它具有某一时期艺术风格的各方面特征,时代气息很浓。
第二,对一种器物的时代特征。不能只抓住一点,不顾其它的条件。要从造型、纹饰、技法、玉色和玉质各方面,全面进行分析比较。
第三,在各种特征中,要抓住主要方面。例如,在观察龙纹时应着重看头部、腿部以及爪的纹饰演化,其中尤以头形为最重要。
第四,要观物入微。这是因为有些重要的时代特征,常表现在很细微的变化上,而这些细微之处又常常被人们忽视。例如,战国的蟠螭纹,有一个重要的时代特征,在双线细眉上面有一道阴刻线,若隐若显,不仔细观察就可能看不见。
张永昌先生的四点意见是从艺术考古方面来立论的。肉眼鉴别法主要是观察颜色、玉石质地特征以及用小刀等简单的工具大致确定其硬度等。然而,肉眼鉴别毕竟是粗略的,有时是不可靠的,特别是对相似的玉石往往得不出可靠的结果。为了精确计,必须借助宝石学和矿物学的方法,通过各种仪器进行科学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