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两百米云中客厅,在金鹰美术馆听见“万籁”

2022-08-08 zsdown520  517  收藏  管理

展览现场

2022年4月29日,南京金鹰美术馆迎来今年春季首展——“万籁·中国声景设计展”。展览由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声学媒体实验室主任鲁安东担任策展人,汇集了来自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的研究团队和LanD Studio、朱育帆工作室、向声葵听觉空间设计工作室、OPEN建筑事务所、南京声音地图小组等设计团队,也得到了中国声学学会建筑声学分会、苏州国际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专业组织机构的大力支持。参展作品跨越了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设计、音乐科技、公共艺术等声景设计类别,连接着诸多学科领域,让观众于200米高空的云端文化客厅——金鹰美术馆,体验和思考我们感知世界的基本媒介——声音。

展览现场

“当代的声景设计以人的声机能为内核,创造性地将声环境、声信息和声技术融合成新的媒介。”策展人鲁安东表示,“声音构成了未来科技与人文之间的一座可能的桥梁,而设计则为这座桥梁提供了关键的蓝图。”此次展览邀请的作品涵盖范围从宇宙空间的音信、山谷巨构的鸣响到城市檐下的低语。它们将共同呈现声景设计这一前沿设计领域的无限可能,及其带来的对传统设计形式、思维和工具的挑战。

展览现场

由邱艺芸、师丹青、李子晋及团队联合创作的作品《宇宙八音盒—Cosmusica》是一件“实现人与宇宙在声音层面上实时互动”的新乐器,通过将宇宙各方向的波数据转化为人可以感知的声音形态,它旨在让观众具有看到和听见宇宙交响曲的能力。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育帆带领团队创作的《一幡风顺》声景装置位于九寨沟口的林卡(园林)内,是九寨沟震后修复的一部分。它将陡峭山崖夹出的沟底周围隐藏着的自然运动显现为天籁与人籁交汇的声景,契合了藏族宗教空间的自然主义传统,也为受伤的土地和心灵带来慰藉。来自李虎与黄文菁创始的OPEN建筑事务所的作品《山谷音乐厅》则通过巨幅影像将身处山谷自然环境的建筑再现于展厅,建筑师希望人们可以“看到”声音的形状,或者“听到”寂静的声响。

展览现场

“倾听之美”并非局限于宇宙之大、自然之盛,它同样可以发生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沾染着烟火气息。在展览的开始,LanD Studio创始人窦平平用作品《檐下耳语》展示了南京世界文学之都的“声景”基础设施设计。在散布于城市中的“文学屋檐”下小憩,文学之声如同耳畔低语,起身离开,声音便随之消失。这些“文学屋檐”点缀着一条条不同主题的文学小路,同时也是线上多媒体内容与线下文学场所的交互锚点。在展览的结束,来自南京声音地图小组的作品《秦淮音河24小时》则以贯穿了南京不同城区与时代的城市母河——秦淮河为叙事主线,将空间上的秦淮河流域与时间上的南京市民24小时生活相对映,形成一次漫游河上、夜入长江的听觉旅行。

展览现场

与上述“体验型”作品平行的,是两件“思辨型”作品,它们更加关注声景设计在观念和方法上的创新。在《聆听的方法》这一作品中,由声音艺术家殷漪与建筑师庄慎联合创建的向声葵听觉空间设计工作室用三个研究型设计项目,系统地探索了从听觉和声音的维度进行空间营造的工作方法。而抵达出口之前,观众将穿过由策展人鲁安东与声音艺术家殷漪合作设计的《三声庭》,倾听三个声音对听觉的未来意义的发问——从“世界以声音之形显现于我之前”到“创造声、赋形声、想象声”,再到“我听故我在”。声的演化是走向无限的创造还是对人主体的重构?这是策展人通过《三声庭》留给观众思考的问题。

展览现场

展览的名称“万籁”,意指声景的宇宙。依托于跨越学科与媒介的作品,一场可听、可看、可读、可游走的展览体验将从金鹰美术馆开启,超越了单一的视觉体验,在多维度、多感知、多层级的体验中,观众将对由声景所串联的世界产生更多了解。金鹰美术馆也旨在通过此次展览,呈现南京城市更多样的图景,为本土的文化实验与艺术行动注入更多能量。(图片由金鹰美术馆提供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海报


来源:艺术中国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