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韵:细说柱础壶(一)

2020-04-21 zsdown520  1028  收藏  管理

器韵:细说柱础壶(一)

导读:紫砂壶壶型多种多样,其中柱础壶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今天就和喜欢紫砂壶的茶友们分享一些关于柱础壶的知识,包括来源和发展历史。

柱础壶是根据柱础的特点和紫砂表现力所结合的,为乾嘉时期大文人陈鸿寿所创 曼生十八式 之一。

造型灵感来自于 柱础 ,即古代建筑用来支撑大柱子的基石,稳重大方,含蓄内敛,非常符合古代文人的审美追求。

有趣的是,在南方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快下雨时,柱础会出现 还潮 现象,民谚称 础润而雨 。

因此,曼生柱础壶的铭文是: 茶鼓声,春烟隔,梅子雨,润础石,涤烦襟,乳花碧 。

梅调鼎与王东石合作的柱础壶铭文则为: 久晴何日雨,问我我不语。请君一杯茶,柱础看君家 。这两则铭文用注茶壶润比喻础润而雨,切壶,切茶,切民谚,堪称巧妙。

柱础是古代建筑构件一种,俗又称 磉盘 ,或 柱础石 ,它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江南建筑的木柱子下面多承有柱础,宜兴方言称之为 鼓墩子 ,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

古代人为使落地屋柱不使潮湿腐烂,在柱脚上添上一块石墩,就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绝对的防潮作用。同时,又加强柱基的承压力。因此,对础石的使用均十分重视。

一、柱础起源

承柱的础石,柱下的基础。墨子书中记载: 山云蒸,柱础润 。据宋营造法式第三卷所载: 柱础,其名有六,一曰础,二曰礩,三曰舄,四曰踬,五曰磩,六曰磉,今谓之石碇 。而在本省则称之为 柱仔珠 、 石珠 、 柱珠 等。

最早的柱子应是直接种于地下,但为了防止柱子的移动下沉,便在柱脚的部位置一块大石头,使柱身的承载重量能均匀分布于较大面积上。后来发现埋在地下的木柱容易潮溼腐烂,因此便把石块提升至地面上,可免除柱础的腐蚀或碰损。在柱子底下承受压力的部分叫 础 ,而在础与柱子之间常有踬的放置,以隔断毛细现象向柱子渗入的溼气,并且能于损坏时随时抽换。

二、柱础历史

柱础大致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1、在柱下铺垫卵石,不露明。

2、让础石上升到地面来,成为整个立柱的外观形象部分,但没有装饰。

3、在础石上再安装柱座,础石周围加以精雕细刻进行装饰。

先秦时期大多用卵石做柱础。秦代已有方达1.4米整石巨柱础。到了汉代柱础有类似覆盆式,也有反斗式,但样式极为简朴。

至六朝佛教大昌艺术上增加了新动力,覆盆式已普遍,又有了人物、狮兽、莲瓣样式的柱础。

从大同出土的北魏太和八年司马金龙墓中的柱础看,当时石雕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其雕刻手法一改秦汉粗犷的风格,显现的是精美细致、玲珑清新。

唐代雕有莲瓣的覆盆式柱础最为流行。宋代对柱础形制已有具体规定,宋《营造法式》中这样写道: 造柱础之制,其方倍柱之径,谓柱径二尺即础方四尺之类。方一尺四寸以下者,每方一尺厚八寸,方三尺以上者,厚减方之半。方四尺以上者,以厚三尺为率 。

关于柱础的雕饰,《营造法式》也有说明: 其所造花纹制度有十一品:一曰海石棉花,二曰宝相花,三曰牡丹花,四曰蕙草,五曰方文,六曰水浪,七曰宝山,八曰宝阶,九曰铺地莲花,十曰仰覆莲花,十一曰宝装莲花。或于花纹之间,间以龙、凤、狮兽以及化生之类者,随其所宜分布用之 。

到了明清,柱础的形制和雕饰更加丰富,制作工艺已达到极高水平。却多了些繁缛及程式化,少了些气势和精神。形制除上述外还有鼓形、瓶形、兽形、六面锤形等多种。

雕饰图案以龙凤云水为母题,或以百狮飞鹤为主体,结合宗教装饰图案的佛家八宝(法轮、法螺、白盖、莲花、盘长、宝瓶、宝伞、金鱼)。民间八宝(宝珠、古钱、玉磬、犀角、珊瑚、灵芝、银锭、方胜)。道家八宝(鱼鼓、玉笛、宝剑、葫芦、药篮、紫板、芭蕉、荷花)以及花鸟虫等。另外还有琴棋书画,麒麟送子、狮子滚绣球、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等数百种之多。

雕刻手法上善于把高浮雕、浅浮雕、透雕与圆雕相结合,装饰性与写实性相比衬,使装饰作用与独立欣赏价值相统一,充分体现了当时工匠的高超技艺,同时也展现出了屋主人的情操和愿望。

关于普洱茶冲泡,保存等知识,请加网络高级评茶员个人微号:6480348 交流学习。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