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入门十讲:第十讲紫砂壶的鉴别与收藏(一)

2020-04-21 zsdown520  514  收藏  管理

紫砂入门十讲:第十讲紫砂壶的鉴别与收藏(一)

一、茶壶的作伪

壶有真赝,犹书画之有真赝,不可以不辨焉。

认真分析和了解紫砂壶的作伪情况,有助于我们对紫砂壶的认识和收藏。

1.紫砂制作的技艺有严格的师承程式,老师口授手教,学习基本技术,打泥片、打身筒,用明针,熟悉基本的代表造型,掌握基本功等;再就是临摹老师作品,老师从旁指点。临摹也是学习美术的一种人门办法。紫砂历史名家的名作历来是后辈学习的楷模,些真正有出息的后辈,都有临摹前辈作品的习惯,有的临摹作品达到甚至超过前辈的水平。顾景舟先生就临摹过邵大亨的作品。在这些仿制品上,有些仿制者另盖自己的图章,有些连印章款式也完全仿制。当代的一些名家,包括20世纪50年代中期紫砂工艺厂开创时期的老辅导和小辅导们,都曾在工厂有计划的教学过程中,临摹过一批李初利所藏供春、时大彬、徐友泉、李仲芳等人的作品(据说这些作品本身也是20世纪30年代的具名人款壶),这些作品完成后部分盖上了作者的印记,有的刻上历史名人的名款。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体现当时的紫砂技艺水平,没有经济利益的驱使。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一些专门从事紫砂生产的商人,有计划、有预谋地策划制作赝品,先后组织当时的制坯高手在沪上秘制,策划者有的以历史记述为依据,也有按仿古规律自己设计,有的则直接从《名壶图录》中查找摹本而后假充历史作品蒙人,也有以《骨董琐记》作假诱人,操纵宣传舆论和古玩市场。策划造假者往往不计成本,给予作者较好的待遇,在讲究造型风格的同时,十分注重制作工艺,其时出现的赝品,撇开真伪不谈,仅从工艺上讲,是相当不错的。要知道,其时裴石民、顾景舟、蒋彦亭、王寅春这些大家都在上海做过坯。

3.还有一种可谓无造作赝品意识的赝品,它们的出现,并没有受人唆使,制作者也没有任何谋利目的,而且是公开的。世代相传生产着的已成为某种特定产品的代名词,如镌刻着惠孟臣印章名款的水平壶,现时生产的 君德 、 思亭 等名款的小水平壶,可说代有所出,从未间断。农民用的大路货 龙蛋茶壶 上的盖印,往往是 时大彬制 的正楷长方形木印款,等等。这些情况不能视为赝品,而只是艺人约定俗成的一种印款标识而已。现在常有人来信说,有时大彬的茶壶请我们鉴定,故必须在此论及。

4.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台湾茶道的兴盛,带动对紫砂茶壶的大量需求,在宜兴出现了以造假为目的的地下作坊,在鼎蜀镇的附近设场,也有在苏州、无锡设点的,还有以下一等水准仿上一等水准的,甚至徒弟仿师父的,更有甚者,自己做自己假

的,真真假假一人包干。为了攫取高额利润,这些人在各种 档次 水平的作品上,滥用紫砂名人的名义,用电脑镌刻使人难辨真伪的名章,大量仿制仿古代名人壶或无名氏的古壶;有的还使用只有名字的木章;在大批低劣产品上任意盖上名人印记,大造舆论,以至于 大师高工 的作品满天飞。上述作假行为,对紫砂艺术的破坏极大。这些行为,归纳起来,不外是 以新充旧 、 冒名顶替 和 以次充好 、 偷天换日 等。

以新充旧 ,就是以新壶冒充老壶。行业内人一般称民国以前出品的茶壶为老壶。老壶当初生产量本来就不是很高,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变革,存世量越来越少,因而显得比较珍贵,特别是老壶中的名家之壶,更是弥足珍贵。一些人便在用印和刻款上大量模仿前人和名匠的图章和风格,制假售假。由于紫砂陶泥坯易于刻划,也由于印章的复制技术并不难,抗战前做古董的是用火漆在老壶上拓下印记,再用火漆印盖在仿作的壶上,故印记完全一样,只是稍小了些。现在特别是电脑仿制印章,完全可以乱真。因此依靠印章和刻款的真伪来区别真赝便不再那么肯定了。还有的 以新充旧 的手法,就是一些制壶者和售壶者,把新壶用醋、酸或中药,分别腐蚀或调和在一起染色,或加温蒸煮为 包浆 ,或在壶内设置茶锈,将带着窑光和火气的新壶伪装成养过的旧壶出售。也有的请人专门速成养壶,在短期内达到仿佛岁月久远的效果。

冒名顶替 则是以非名家冒充现当代名家的作品。这是最常见也是造假者最惯用的手法,大量仿制艺人创新的作品,廉价出售,像盗版光盘一样;更多的则是仿制名人出名的茶壶,打上仿刻的名号图章,鱼目混珠,高价销售。在冒名顶替的造假中,破坏性

最大的是所谓 高仿 的茶壶,售假者找能工巧匠,给仿造者实样和相当的经济利益,让他们死摹硬临,这样的作品,与原作者的壶做得较难分辨,不认真仔细辨识,一时无法识破。(仿造历史名壶往往用此法)

应该提醒的另一种社会现象是:本身没有做紫砂壶的过硬基本技巧,或本身根本不是做壶的,雇人帮做后用现代社会的炒作手段,运用媒体大肆宣传而包装成社会上认知的所谓紫砂名家,对他们的作品及其价位更应该保持某种警惕。这种不健康的现象有泛滥趋势,以致现在经常碰到外来人问起紫砂某某大师、名家,而紫砂圈内竟无人知道的情况;甚至在陶都以外的地方还出现过这样的宣传标题:收藏紫砂的可以不知道顾景舟,而不可不知道 。让人匪夷所思。

为了帮助大家能辨别全手工的与模制的砂壶,在此特介绍下传统练泥及全手工制作的行话。

全手工制壶的泥料大多是采用石磨碾成的紫砂粉末加水调和,到适当干湿度时,用木槌千锤百炼而后成,这样的泥料,其颗粒大小不等,数目非常丰富,因此它的组合非常合理,犹如各种体积不等的颗粒相互填充,可塑性增加,耐得住拍打,烧制后其胎体气孔率高,材料的热传导性降低,透气性增强,更适合茶的冲泡。而机械生产的泥,颗粒相对单一,为增加其可塑性,往往会以冲浆的办法把极细的泥浆注入其中,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泥性的生硬,烧成后,其胎质多呈玻璃般的光泽感,敲击声也因致密而尖锐。

本文节选自《紫砂入门十讲》,作者:徐秀棠,山谷,文字由说茶网录入

注: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于普洱茶冲泡,保存等知识,请加网络高级评茶员个人微号:6480348 交流学习。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