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谦《积书岩图》辨误

2020-04-23 zsdown520  2074  收藏  管理
《积书岩图》是清末著名书画篆刻家赵之谦创作的为数不多的山水画作品,现藏上海博物馆。图系纸本, 设色,纵6 9.5、横39厘米。款识:“积书岩图,郑侍郎命赵之谦画。”下钤“赵之谦印”白文印一方。

近见《赵之谦:花卉、山水、人物》《紫禁城》2004年第4期一文,又谈到该图的受画人:“……此图是送给好友郑庵侍郎即沈树镛的,沈氏富书画碑刻及书籍收藏,故绘积书岩也隐喻沈氏藏书之富。”而早在1998年1月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巨匠美术丛书——赵之谦》中,作者在介绍此图时,也认为“郑”是沈树镛。这两篇文章显然把受画人搞错了。因为沈树镛的号既不是“郑庵”,其平生更没有做过什么“侍郎”。号“郑”,且做过侍郎的是赵氏的另一位友人——潘祖荫。之所以引起这样的误会,除了二人的斋名相近外,还与他们同是赵氏在京师交往的友人,又同是著名的收藏家不无关系。

潘祖荫1830—1890,字伯寅,号郑,江苏吴县人,咸丰二年1852进士,官至工部尚书。

沈树镛1832—1873,字均初,一作韵初,号郑斋,南汇今属上海市人,咸丰九年1859进士。

潘、沈二人的号部有一个“郑”字,但两个“郑”的含义却各不相同。潘祖荫取“郑”为号是出于他对东汉经学家郑玄的崇拜,他还曾于同治十一年1872十月五日郑玄诞辰之日,摹写郑玄像,邀请同僚好友置酒展拜。沈树镛“郑斋”的“郑”则源自他的碑刻收藏。同治年间,沈树镛有幸收集到北魏郑道昭所书云峰、大基两山刻石的全拓,兴奋不已,遂以“郑斋”为号。

再说官职,《积书岩图》画款中称受画人为“郑侍郎”。“侍郎”是六部中仅次于尚书的高官,清代侍郎的官阶一般是正二品,潘、沈二人中只有潘氏任过此职。沈树镛虽然也考中过进士,但所得官职甚卑,仅官至内阁中书,这是清代在内阁中设置的负责撰拟、记录、翻译、缮写等工作的小官,只有正七品。

与沈氏相比,潘祖荫不仅家世显赫,而且本人的仕途也相当畅达。他的祖父潘世恩是乾隆五十八年的状元,历仕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官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潘祖荫于道光二十八年以祖父八十赐寿,恩赏举人,并于咸丰二年考中一甲二名进士,受职翰林院编修。此后,他的官职屡屡升迁,先后做过工、礼、刑、吏、户五部的右侍郎、左侍郎,直至做到工部尚书,入直军机。《积书岩图》应是赵之谦在他做侍郎时所作。

赵之谦将此图命名为《积书岩图》,顺名思义,是比喻受画人藏书之富。潘祖荫与沈树镛虽然都极富收藏,但沈氏的收藏偏重书画及碑刻拓本,潘氏则更侧重金石、图书的收藏。其“攀古楼”所藏青铜器;“滂喜斋”所藏古籍善本在当时雄冠江南,名满天下。“滂喜斋”是潘氏主要的藏书室名,其藏书后来虽然几经战乱,损毁严重,仍有相当的遗存。据后人编的《滂喜斋宋元本书目》,宋元版本书就多达120余部,清人集部书几近2000种,其藏书之富可见一斑。用“积书岩”来形容他的藏书,再恰当不过了。

关于《积书岩图》的创作时间,画款中虽未署年款,但署有潘氏的官职,我们可以据此推断画作的创作时间。

赵之谦与潘祖荫相识的时间应是赵氏初到北京后不久赵之谦于同治二年到京,他为潘氏刻的最早的一方印章“吴潘祖荫章”作于同治三年的二月,署款为“同治甲子二月赵之谦为伯寅光禄勋制”。潘氏此时的官职是光禄寺卿,兼署督察院左副督御史,尚未做到侍郎。据《清史列传》卷五十八记载,潘祖荫最早署“工部侍郎”的时间是在同治三年的七月,在此后长达15年的时间里,他历任工、礼、刑、吏、户五部的右侍郎、左侍郎,并于光绪五年的三月,迁工部尚书。也就是说从同治三年1864至光绪五年1879的15年间,赵之谦均可称他为“侍郎”。又赵之谦于同治十一年1872应江西巡抚刘坤一的邀请,离开京城前往江西任知县,直至56岁时卒于官舍。为官后的赵之谦曾发誓不再刻印,也很少再作画。因此,《积书岩图》创作的时间上下限应是在潘氏任侍郎之后,赵氏离开京城前往江西之前,即同治三年至同治十一年之间。

至于画作的具体年份,笔者倾向作于赵氏第二次入京会试期间,即同治十年至十一年之间。理由是在同治十年赵之谦写给潘祖荫的一封书信中,提到了将为其作山水画的事:“山水画幅,容即图之,非所擅长,必不佳也。”邹涛先生在《赵之谦年谱》荣宝斋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中认为信中提到的“山水画幅”很可能就指的是《积书岩图》。这种观点,我们通过对此信内容的分析,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首先,从信中“山水画幅,容即图之”可知,作画的缘起显系出于潘氏的请托。这一点与《积书岩图》画款中“郑侍郎命赵之谦画”的语气完全相符。潘氏藏书丰富,请托一幅以藏书为题材的山水画,于情于理都有合适的理由。除此之外,赵氏在这一时期,为潘祖荫搜集古籍善本出了不少力;并为他出版的图书题签作序;还为他集中篆刻了一批精美的藏书印,所有这些显然都是与作此画的初衷是一致的。

其次,赵氏在信中明确地承认自己并不擅长山水画,这并非是对朋友的谦辞。纵观其一生的绘画创作,山水画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逊于他的花卉创作。另外,信的语气也透露出在此之前,赵之谦没有为潘氏作过山水题材的画作。因此,《积书岩图》极可能是赵之谦为潘祖荫创作的唯一一幅山水画。

如果上述推论不误的话,《积书岩图》应该就作于同治十年至十一年之间。其时赵氏43、4岁,应属于其较晚年的作品了。

注释:“郑斋”最早应是沈树镛的书斋名,见于赵之谦为他刻的“郑斋金石”印(见《赵之谦印谱》在)的印款:“北朝书无过郑僖伯,均初既得云峰、大基两山刻石全拓,乃以郑名斋,署余题额并刻是印,同治二年十月,悲厂记。”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