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论书画鉴赏

2020-04-23 zsdown520  1870  收藏  管理
针对书画鉴定工作中的流弊,书画鉴定大家启功先生就鉴定工作的局限性和思想诸方面曾提出“三议”:

一议:书画鉴定有一定的模糊度。书画鉴定大家启功先生针对书画鉴定工作中的流弊,就鉴定工作有其局限性和思想诸方面提出看法。指出人人均有其局限性,受学术水平、思想方法、主观偏好、外界影响多方面的限制,鉴定家不可能全懂,其意见也不可能总是正确,客观上也会有很多目前我们尚不能认识的问题,故谦虚谨慎、多闻缺疑、承认鉴定工作有其局限性和存在一定和模糊度,应是做鉴定工作唯一科学的态度。启功还提出应重视现代科学的发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以弥补人的能力所不足的设想。

二议:鉴定不只是真伪的判别。自古流传下来的书画有许多复杂情况,不是真伪两端所能包括的。如古法书复制品、古画摹本、后加伪款的无款古画、真假拼配、代笔、直接作伪等,其中有些不是用真伪二字所能套上去的,要仔细分析,认真体认,并要敢于自以为非,实事求是地承认自己不懂,而不要以正确自居,以权威自负。他举前人的事例说,凡有时肯说或敢说自己不清楚、没懂得、待研究的人,必定是一位真正的大鉴定家。

三议:鉴定中有世故人情。书画鉴定工作除限于鉴定者的水平造成失误外,还有可能因社会上的种种阻力作出“屈心”的不公正的结论。他根据所知的真人真事总结出八条:一、皇威,二、挟贵,三、挟长,四、护短,五、尊贤,六、远害,七、忘形,八、容众。逐一分析其原因,并举例说明,最后提出要虚心容众,不据一言堂。愿以此语与同仁共勉。

启功既论及鉴定工作的原则、方法,也强调鉴定者自身的业务和品质修养,提倡头脑冷静,谦虚谨慎,实事求是,正确认识自己。他在文中有些处以剖析自己为例,说理和平,语重心长,虽以书画鉴定为题,也可供其他类鉴定工作参考。

书画鉴赏的基础

学习书画鉴定的相关知识应该是多方面的。有的较为直接,有的较为间接。学习和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对书画的鉴定及辨伪有直接的帮助。中国书画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产物,因此,讲书画离不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搞书画鉴定更须了解中国的历史及其基本的文史知识。如诗词的格律、书法篆刻知识,以及历代帝王的称谓、职官、礼制等。历代著名的书画家,大多具有相当水平的文学造诣,有不少书画家本身就是文学家。他们所写、所书、所题的字画,往往都与历史、文学有直接的关联。若碰到明代画家作品中题有清代某一诗人作的诗词,那么这画肯定是幅伪作无疑。

干支纪年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纪年方法,这种纪年法既准确又实际,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人民的风俗习惯、经济文化生活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为此,我国历代书画作品上题款的创作时间,一律沿用干支加帝王年号的形式,连近现代,甚至当代的不少书画家依旧沿用这种方式。所以掌握干支纪年法,对正确认清书画作品的创作年代及作者本人的创作年龄至关重要。所谓干支,实系天干、地支的全称。干共有十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十二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按顺序两两相配,至六十循环一次,为一个甲子。人们常说的"六十花甲"即从此来。去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张慈生先生编的《元明清书画家年龄速检表》一书,就是以干支纪年排列推算书画家年龄、确定书画家创作年代的一部较好的工具书。

以避讳来断定书画家创作年代和作品真伪也是书画鉴定中必须了解的相关知识。关于避讳制度的起源、种类及方法,也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一项专门学问。避讳大致可分为避朝讳和避家讳两种。避朝讳即是避当代皇帝及先帝的名字;避家讳即是避作者家中长辈或祖先的名字。书画鉴定中,避朝讳相对避家讳比较容易掌握。避讳的具体方法基本有:改字、缺笔、空字、改音等。避讳的范围有人名、地名、官名、物名等等。避讳的情况较为复杂,在鉴定中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清代"四王"之一的王鉴,因其字"玄照",为避康熙帝"玄烨"名,故作品落款时将"玄照"改为"元照"。落款一般都写成"元照王鉴"或"王鉴元照",有时也把"玄"写成"玄",用缺笔避讳。

古代建筑、衣冠服饰和生活器具等方面的知识也是鉴定中应该掌握的。因每个时代的历史发展、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的不同,在这些方面就有各自不同的某些特征。这些可以通过历代发掘的实物和历史文献资料加以相互印证。如著名的《清代上河图卷》,至今流传有许多本子,而其中只有一件是真的。这是因为北宋张择端的原本无论桥梁、舟车、市肆、城廓等均符合宋代的形制。尤其是城墙除了门洞是砖砌的以外,其他都是土筑成的。而其他伪本的城墙全都是砖砌的,而这种砖砌的城墙要在明代初年才出现。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