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十年前即从事和田子儿玉原石及玉器加工,从原石选购,经切割剖料,最后设计琢磨而成玉器的过程,累积了不少经验,以下是我们一般的认知与名词不同的用法,或许可以提供大家对和田子儿玉的另一种看法。为何要强调不同用法的名词呢?譬如说「皮」这个字,凡物体的表面皆可称为皮,子料的皮为何?山料的皮又为何?为什么本人将其界定为「子料有皮,山料无皮」,在下文中,希望各位读者是采循序浙进而非跳跃式的阅读,必能了解笔者所言之意。
子料有皮,山料无皮
子儿玉(籽料)为次生矿,它是高山上的原生玉矿经剥蚀崩落后,被流水搬运到河流中,经过河水、泥石流不断地翻滚沖击,最后形成了表面光滑,形状、大小、顏色不一的「河卵石状」,这是经过千百万年不停地沖刷成熟而「成籽儿」(即外形翻滚成熟而形成河卵石状),这也就是水产玉为何称为籽儿玉(子儿玉或子玉)的原因。
籽料自然风化形成的表皮,就像人的皮肤有毛细孔一样,有的较粗,有的较细,无法以人工滚磨而成。
每一个籽玉一定有皮,这是自然风化形成的表皮,就像人的皮肤有毛细孔一样,有的较粗,有的较细,而且无法以人工滚磨而成;因此只要是对籽玉原石有相当经验的人,就可以從外表準确地辨別是否为天然形成的「籽儿」,或是人工滚磨的磨光料(滚料)。
山料无皮,山料原石的外表粗糙,不带皮。
子儿玉(籽料)为次生矿,经过河水、泥石流不断地翻滚沖击,最后形成了表面光滑,形状、大小、顏色不一的「河卵石状」,这是经过千百萬年不停地沖刷成熟而「成籽儿」。
子料的皮,有二种解释:一为「风化表皮」,一为「皮色」
Dy先生在文中提到「好玉不上色、好玉不带皮或好玉少上色、好玉少带皮」这里所言之皮,指的是皮色。玉器工艺上的「留皮雕」也有二解。有些无皮色的子料原石,其风化表皮如果十分圆润、光洁、纯净,在设计制作时,常会将漂亮的表皮部分留下,有的作品甚至在风化表皮部分不做打磨,为的是要留下「大自然打磨」的原始风貌。
另一种「留皮雕」,就是留下「皮色」巧雕的设计製作。
子料有皮,不一定有色
好的子料,质地縝密,矿物质不易侵入;会产生皮色,通常是在綹裂的地方或是玉石较松之处。
有一种叫做「光白子」的子儿玉,就是完全沒有皮色的上好白子料。
子料无璞,山料有璞;山料的外表是璞,也就是围岩山料山玉的外表包围的围岩(璞),是在开採山玉時一起开採出來,附著于山玉的表面。山料的外表因为有这一層璞,必須切割掉外表(即玉璞,与子料之皮不同),才可判断玉质的好坏。古代有名的和氏璧,被認为是石非玉,而被剁去双腳,直到去掉玉璞之后,才被视为宝玉,由此可知和氏璧絕非子玉。子玉质地好不好,審视其原石外表,有经验的人往往可以猜得七、八分。
山料(山玉)的外表包围的围岩(璞),在开採山玉時被一起开採出來,附著于山玉的表面。山料必須切割掉外表(即玉璞,与子料之皮不同),才可判断玉质的好坏。
另外,还有一点是玩玉的人必須注意的,就是「璞」字的用法。璞,除了是蕴藏有玉之「石」的意思外,又有未琢之「玉」的意思。例如和氏璧「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献之历王……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人理其璞而得宝焉。」前面的玉「璞」,指的是未经琢磨之玉的「玉」,后面的理其「璞」,指的是蕴藏有玉之石的「石」。子料有時也可以用在「璞」字上,如果一块子料原石未经任何人工琢磨,我们亦可称这一块籽儿玉为「璞玉」。
子料无糖色,山料才有糖
糖玉是山料的围岩与玉石之間的一种过渡色,只存在于山玉。
子料也有一种类似糖玉的「糖皮籽」,但是它和山料的糖玉明显不同,这就是为什么说「子料无糖,山料才有糖」。子料中的「糖皮籽」,是顏色类似带有酱油渍斑点的杂质,有的较为凝聚,有的较为分散;其实大部分带有漂亮的秋梨酱或虎皮色之下的子料,往往可以見到这些酱油渍斑点杂质,所以玉雕行內常说「好皮沒好肉,好肉沒好皮」。
糖玉是山料的围岩与玉石之间的一种过渡色,只存在于山玉。
「橘皮」常用在打磨后的表皮現象,而不用在形容原石表皮在玉雕行业里所称的「橘皮状」,並非指子料原石的表皮,而是指山料打磨后的表皮現象,子料原石表皮並无橘皮状。在Dy先生文章中「和田玉与俄羅斯玉的辨別」最后一行「反光处会呈斑斑駁駁的感覺」,这里的「斑斑駁駇」才是玉雕行业中所称的「起橘子皮」。
玉雕行业里所称的「橘皮状」,指山料打磨后的表皮現象,子料原石表皮並无橘皮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