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雕工艺的历史非常悠久, 7000 年前的辽河红山文化、山东大汾口文化,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
由于玉雕工艺品的种类很多、制作方法不同。所以必须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才能更正确的了解和把握玉雕工艺的特点。以下简单介绍玉圆珠、玉圆球制作工艺,玉摆件的制作工艺,玉雕器皿制作工艺。
1. 玉圆珠、玉圆球的制作工艺
玉圆珠是制作玉石项链、手链的基本单元部件。玉圆球是一种流行于欧美地区的室内陈设品。两者用途不同,但是制作工艺相同。其工艺过程为:选料——切片——切条——切方——切角——粗磨圆——细磨圆——砂磨——抛光——打孔。
这种工艺的特点是强调工艺操作的准确性和连续性,不能强调个人的创作性。
2. 玉雕摆件制作的工艺
这种工艺制作玉雕人物、玉雕花鸟、玉雕兽为主玉首饰中的象生造型、带浮雕的玉别子、玉坠等也采用这种工艺制作。
其制作工艺流程分为:选料——设计——工艺设计——坯工工艺——细工工艺——精细修饰——抛光。
这种工艺的特点是要求制作者有较高的造型能力、富有创造性的构思能力和较高的艺术修养。而且是按题材种类进行专业分工,由此形成了玉雕人物制作工艺、玉雕鸟制作工艺、玉雕花卉制作工艺、玉雕兽制作工艺等。能通晓各种题材雕刻技艺的艺人很少见。
“山子雕”玉雕摆件工艺之中又有“山子雕”工艺。这种工艺多表现山水人物题材。制作时先按照玉料的形状、光泽、绺裂进行构思,除去瑕疵,掩其绺裂,顺其光泽,务使料质、颜色,造型浑然一体,然后,按“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法则,在玉石料上或浮雕,或深雕;使山水树木,飞禽,楼台、人物等形象构成远、近景的交替变化,以取得材料、题材、工巧的统一。“山子雕”技艺是扬州玉雕的传统技艺。
“两明造”浮雕技艺,是清代中期出现的一种镂雕技艺。所谓“两明造”是在一块玉块的正反两面上雕刻出两层各不相同的纹样,两层之间是透开的,仅和四边相连。由于纹样图案为镂空,又正反面相错,相互掩映,有巧妙奇特的风格,令人赞叹不已。
3. 玉雕器皿的制作工艺
这类制作工艺与玉雕摆件制作工艺相同。只是在坯工工艺中不仅使用雕刻法,还可以使用车镟法来制胎,如玉碗、玉盘的粗坯是用的方法制作出来的。另外,玉器器皿造型很繁复,在许多部位还采用拼镶的方法,因此,在抛光工序之后尚有组装工序。
虽然玉雕是一门手工性很强的特殊技艺,但又和其他工艺美术门类一样,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玉雕常用设备、工具与辅料是玉雕艺人进行艺术创作的物质手段。自 1958 年起,我国玉雕行业以广泛使用了各种电动的专用设备和钻石粉磨头,告别了靠脚蹬踏来驱动砣片旋转的传统设备——水凳。由于玉雕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很多,所以使用的设备也是多种多样,很难进行全面的介绍。但是,尽管玉雕设备五花八门、多种多样,从设备对玉石所进行的作业方式来说,不外乎是锯割、轮磨、擦磨、砂磨、抛光、等五种方式。
1. 锯割:是玉雕工艺中最主要的作业方式之一。将大块的玉石割成若干块待用,要用割据;将形状不规则的玉石材料初步加工成一定造型,也要使用锯割。古代称玉雕为“琢玉”。工具主要为圆锯片、线锯。
2. 轮磨:是继续锯割出坯之后,运用高速旋转的轮装磨具对玉石粗坯进行更准确、更细致的造型刻画。工具主要形状为圆柱状,表面为金刚砂。
3. 擦磨:又叫磨平,是一种使玉器制品的细坯表面更加光洁、更加细腻、更加平整或光滑的作业方法。磨擦设备有许多种,最典型的结构是用于制作首饰用的磨擦机。
4. 砂磨:又叫精磨或去糙,是抛光前必须进行的准备工作。
5. 抛光:是对玉雕工艺品加工的最后作业。只用转速在 400 转以下的机器在玉雕上来回擦拭细腻的钻石粉。
玉雕工艺品不仅为历代帝王、权贵和鉴赏家们使用玩赏,而且还被礼学家们美化,成为具备政治、宗教、道德、文化、财富等内涵的特殊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