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古人用的工具不及现代先进,但古人制作玉印有一套便捷的手段。周秦两汉玉印之所以采用覆斗体式,其出发点不仅仅为了实用,亦因为这样的制作所带来的便捷,以至他们在处理印面时,总考虑从便捷入手,所以,同是汉代的私印,铜印多有四字,即二字名添“印”字和单名加“之印”两字。而玉印往往只剩二字,不再费功夫缀上“印”、“之印”的衬字。
那时少用几个字并非为章法,即使从篆刻学的角度看,古玉印亦存在非后人想像与章法有关的两个现象:一是采用白文是为了便捷。另一个是印文不逼边,以挡外力,免遭毁坏。但篆刻家对这两个现象都怀着极大的兴趣,将它们扯到篆刻学上,而作伪者却不明其理,违背初衷,弄巧成拙。所以不擅铁笔而好藏印面的人,不可顺随篆刻家眼光体察印面的视觉效果来判断玉印的真伪,靠这样的审视即玄乎亦易模糊。当知特殊的材料自有特殊的制作方法去造就应有的笔道,仅仅感受印面的视觉效果难说是脚踏实地的鉴定之路,倒可以说在自找陷井。直观的着眼处仍在制作所留下的痕迹上,对那些组织印面白笔道一一加以细察。
俗言昆吾刀切玉如泥,印林亦有切玉印的叫法。皆古之传说,不可当真。古玉印的笔道靠砣磨形成。只是粗笔道用厚砣盘,细笔道用薄砣盘罢了。所以,笔道两侧无明显的边壁,呈内丫状,它有砣磨痕迹却无毛茬。伪品多用现代机器雕琢,由于转速太快,非但笔道毛茬,而且它与平面的交接处在放大镜下屡见崩口。这是真伪古玉印在制作上所表现出来的两个基本特征,再进一步对玉印笔道观察,亦可区别它们的具体年代。秦以前的玉印笔道起止较浅而尖。而汉代则为了合乎当时篆法平正方直,多在笔道的起止处再横向砣磨,使之端方。有时砣磨过头超出了笔道的宽度往往近乎斧形,有时只是笔道的一侧而类似朴刀。这是制作汉玉印的特征。
然而,汉以后的玉印即欲整饬亦很少修饰笔道的两端,它们与秦以前玉印的差异虽从篆法一望而知,但那时的仿品传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便不是简单地审篆所能解决。拿宋代来说,不知其时是否有伪造前代玉印的风气,然制作风格已流露出崇古的意趣。它不仅渗透到玉印的印面和印钮,而且还有意保存一些玉璞,欲使其外表达到玉印受沁的效果,以呈现一种古貌。如果将玉璞误为沁色而单单凭着篆法作出判断,那就容易走眼。
虽然玉璞和沁色皆自然所为,与制作无关,但鉴定时却要联系。玉璞生长在玉料的表层,雕琢成印,必定发生表里和周围脱接的现象。而沁色乃雕琢后才生成,其表里和周围都能自然过渡。至于伪沁色虽无脱接现象,但与真沁色比较总显得僵化及色泽过火。
所以,为了确定玉印的年代而审视篆法固然重要,然而,观察它与制作相关的种种现象是否合情合理尤其必要。一切关乎玉器的常识,鉴印者不可忽略,哪怕古肆中论玉工刀法称“明大粗,清纤细”,虽不十分确切,但对玉印的鉴定很难说没一点帮助,其实,最佳而保险的方法就是综合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