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土文物看,上古时期的玉璧,多光素无纹。随着人类的进步,玉雕艺术的不断发展,玉璧的纹饰亦愈加复杂、繁缛,诸如谷纹、卧蚕纹、蒲纹、蟠螭纹相继出现,应有尽有。现代人对古玉的研究,最忌主观臆想。有一点可以肯定,由于缺乏科学的观测手段和研究方法,古人对宇宙天体的观察与理解,较之现代人更朴素、更直接了当、更具表象化。如果说宇宙天体中确有供人们观察、参详、思考的物体,那只能是太阳、月亮、星星,其中尤以太阳赋予人类的印象最清晰、最具活力,感受最深刻。
汉字中的“日”字,就象形地写成太阳的形状,这是人们对太阳的直接观察产生的。玉璧外圆的形状就是模仿太阳的形状而成的。
另外,经常有文章提到古玉璧上有鸟纹的出现,有学者这样解释:“大汶口文化一直到商代都崇奉鸟,崇鸟的习俗在诸原始部落中屡见不鲜。”故而,鸟极可能是图腾的标志。图腾崇拜曾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在近代某些民族和部落中仍然流行。
1972年1月,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一幅精美绝伦的帛画。图画基本分为三个部分,天上、人间、地下各种景象,画幅上端的天上部分绘有太阳和月亮,圆形的太阳中站着一只鸟,月亮里盘踞着一只蟾蜍,后世有“蟾宫折桂”的成语,寓意科举及第、金榜题名。所谓“蟾宫”,即月亮之代称,而帛画中太阳里站立的那只鸟,其实就是神话传说中的“金乌”,古诗有云:“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尽金霞开。”诗句展现的是一派旭日海上的壮丽景观。在古人的概念里,“金乌”就是太阳的别称。我国古代“羿射九日”的神话,几乎家喻户晓。
据笔者所知,我国古籍中没有关于太阳教的记载,然而对太阳的崇拜的的确确普遍存在于世界诸多原始宗教和部落中。古人把玉璧作为太阳的图腾标志,恰恰反映了上古时期对自然的崇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