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的“通天”玉牒出土

2020-04-23 zsdown520  1514  收藏  管理
一件距今约两千年的稀世玉牒在陕西汉长安城遗址偶然出土,首次为人们了解皇帝“通天”提供了实物依据。

这件已残毁的“通天”玉牒,去年11月出土于汉长安城桂宫内四号宫殿建筑遗址中,是公元初年的新朝(公元8年至25年)皇帝王莽准备封禅泰山与“天”沟通的实用“文书”。这件“文书”没有埋于泰山之巅却出土于千里之外的西安,证明王莽虽准备封禅但因故未能成行。

据考古专家介绍,中国历史上仅有7个皇帝进行封禅以“通天”,但此件玉牒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通天”实物,它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礼制制度与文化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玉牒上的‘封坛泰山,新室昌’等字,为我们断定其为王莽准备封禅泰山以与‘天’沟通提供了直接依据。”长期致力于秦汉考古的汉长安城考古队队长、研究员李毓芳说:“它的型制与史书上记载的玉牒宽度大体相近。”

据介绍,玉牒出土时满布土锈,文物保护人员对其进行了近20天的“处理”后,方使其露出“庐山真面目”。这个玉牒为青石质地,通体磨光,呈黑色,残长13.8厘米,宽9.4厘米,厚为2.7厘米,上面阴刻着涂以朱砂的篆隶字体,尚存29字。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庆柱说:“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在众多祭拜天地的礼制活动中封禅活动是级别最高的,它处于礼制活动金字塔的顶端。而玉牒则是封禅活动中的最重要的礼器,其内容只有皇帝与‘天’知道。”“这29个字是我们首次能看到的唐以前的玉牒内容。由于封禅活动的重要性与神秘性,玉牒的内容一直不为世人所知,直到十分开明的唐玄宗封禅时才首次公开玉牒之内容。”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最高礼制,封禅是人间的绝对权威--皇帝与宇宙万物的主宰--“天”进行沟通的最高层次活动,同时也是国家政治生活中最重大的礼制活动。除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等进行过封禅外,历史上有确切记载的只有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唐玄宗、唐高宗、武则天、宋真宗等人实行过封禅活动。“不是任何一位皇帝想封禅就能实施的,在国家兴盛国力允许的情况下,他首先要得到社会各阶层的认可与支持,还要认为自己有与‘天’沟通的资格。”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冯时说:“先秦典籍《管子》中记载,齐国的宰相管仲曾以齐桓公的仁德不厚与15种祥瑞没有同时出现为由,否定了齐桓公意欲封禅泰山的想法。”

据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坛坎以祭拜天地的习俗源远流长,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中就有这种祭拜天地的建筑。一般认为,封禅源于古人对自然宇宙的敬畏和祈福,并与中国古代追求“天人合一”的文化境界有关。此外,封禅于泰山,主要因为山在大地上最高,距离“天”最近,它是古代人自然崇拜的主要对象。而作为五岳之首的泰山,则是古代中国及其文化对自然崇拜的集中代表和体现。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