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象牙雕刻工艺,指的是在北京地区形成的、历史悠久的以象牙为雕刻材料的传统技艺。
北京牙雕以仕女、人物、花卉等见长,发挥了象牙细腻的质感,使人物造形栩栩如生。
北京象牙雕刻工艺表现题材广泛,技艺高难,且因牙材的使用而具有高洁的美感,是中国特种工艺美术的一部分,也是中国雕塑艺术的重要内容。其技艺的传承都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教给自己的后代和徒弟,具有历史线索清晰,传承有绪的特点。
二、溯源
其可考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北京牙雕具有了雍容华贵的宫廷艺术品格,形成独特的工艺特点。
辽、金、元、明、清等朝代都在北京建都,帝王们也都把象牙列为皇家贡品,明代的果园厂和清代的造办处都有专门为皇宫制做牙雕制品的机构。明清宫廷的牙雕艺人主要来自江南、广东和北京当地。从外地来的优秀工匠与北京当地的象牙工匠不断的切磋,经过不同风格和不同文化趣味几百年的磨合沉淀,形成了北京牙雕工艺精湛、富丽堂皇、精致考究的独特风貌。
明代,北京牙雕就已经开始制作圆雕人物,辽宁省博物馆现藏一对牙雕老人像既可作为证明。当时的牙雕艺人大多不仅精通象牙制品的制作,同时也对于犀角、竹器、木器、玉雕等工艺门类十分精通。象牙雕刻工艺也和玉石雕刻、金属工艺、髹漆工艺相结合,产生了一些精致典雅、富丽堂皇的产品。例如,清代乾隆年间的牙雕名作《月曼清游》就是一例。这件杰出的作品是乾隆年间牙雕艺人陈祖章等人根据画家陈政的画稿,用了几年的工夫雕刻而成的。画稿共12幅,反映了一年12个月里自然景色的变化和宫闱中的嫔妃、宫女们的生活情景。作品以象牙为主,辅之以玉等珍贵石料,构思巧妙,技艺纯熟,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景色斑斓协调,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这一时期的作品还有龙舟、楼阁、蟠佛、《西厢记》册页等。
到了清末,随着国力的衰微,北京的象牙雕刻也受到了财力、人力和原材料等方方面面的限制,停滞不前。以前为宫廷制作奢侈品的牙雕匠人纷纷转向了民间,开办作坊,廖以自补。到了光绪年间,北京的象牙作坊甚至曾一度面临绝迹的危险。其后有一些象牙雕刻艺人和一些专门为房屋建筑雕花装饰的艺人为古玩铺修补残旧的象牙雕刻工艺品。在清末民初,北京已有十几家这样的象牙作坊,主要分布在花市大街以南上、下堂子胡同,上、下唐刀胡同及珠市口一带。
新中国成立后,也创造了"毛主席故乡"、"成昆铁路"等大型牙雕作品,于细腻之中透着灵秀之气。在某些大型作品中,艺匠们采用"拼嵌法",以扩大体积,但拼嵌得浑然一体,毫无斧凿痕迹。
三、 工艺特色
北京象雕自明朝以来特别盛行,到了清代,象牙雕刻多是内廷御用作坊生产,艺人大多来自扬州、广州。他们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把圆雕、浮雕和镂空雕等技法结合运用,融为一体,并从古代绘画、石雕、泥塑等艺术形式中吸取丰富的营养,逐渐形成了北京象牙雕刻。
北京牙雕的品种:北京的牙雕花卉,可分为浮雕花卉和圆雕花卉两种;浮雕花卉作品主要有洗子、盘子、臂搁等;圆雕花卉作品主要有花瓶、花篮、盆景、蝈蝈白菜等。
北京牙雕的特点:象牙雕刻向以仙姿媚态的古装仕女和秀丽动人的圆雕花卉见长。它以高雅、古朴、精细、 遒劲的独特艺术风格。
北京牙雕的工艺:牙雕制作要经过凿、铲、开脸、磨、彩熏等五道工序。凿,就是开坯成形;铲,即精细加工;开脸,是做人物面部细致表情;磨,作精细的抛光;彩熏,根据不同的要求,对作品进行染色处理,或熏制成仿古产品。雕刻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运用深浅浮雕、镂空雕和立体圆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