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真品寥寥 珍品难觅
北京专家来温州现场鉴定,这对我市一些刚开始入门的玉器收藏爱好者来说,既是喜讯,又是一场考试。在鉴定现场,记者看到收藏者带来的玉器五花八门,既有几十斤重的大家伙,也有指甲大的小不点。专家一路鉴定下来,总的印象是,河南等地新造的仿古玉器在藏品中唱了主角,初级收藏者的收藏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鉴定一件高15厘米左右的黄绿色玉佛时,藏品持有人称自己的东西是祖宗留下来的。专家说,这绝不可能,玉佛是用岫岩玉做的,身上有不少裂纹,这是以炸药爆破方法开采玉石造成的;裂纹里的沁色是人工染色,这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做出来的东西。针对一些收藏爱好者以为玉石硬度高就是和田玉的认识误区,专家解释说,岫玉分蛇纹石和透闪石两种,蛇纹石的硬度低,透闪石的硬度和成分与和田玉是一样的,不能光从硬度上来区分。
而后上场的一件20多厘米长的兽型玉器,在搬到专家面前时,因没拿稳,在桌子上摔出了不小的声响。专家告诉持有人,这是近期市面常见的河南造的仿品,玉器的造型仿商周青铜器,身上的兽面纹仿战国文饰,而背上的龙纹又是汉代的。器型这么大,是在刻意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在宋代以前,我国还没有桌子和凳子,也没有博古架,这样的东西没有地方摆起来欣赏。且就是查遍现有的资料,也找不出这样的东西。而持有者则坚持认为,自己的东西是出土的,可能是专家还没有见过,不认识它。
在鉴定一件青玉锁时,专家说,玉锁是清末民国年间的东西,为民间玉器,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而持有人则能清楚地说出这件玉器当初是温州晚清某官员所有,后来又怎样传到了自己的手里。专家说,现在来历明白的玉器并不多,这件玉器就更有收藏价值了,最好能将这段来历用文字记录下来。
评说:有的放矢 积少成多
针对我市玉器收藏者收藏水平良莠不齐,大多数初级收藏者是盲目跟进这一现象,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提醒,初涉玉器收藏的人士,收藏应有个目标,目标应与爱好、财力、鉴别能力相结合。而目前藏玉队伍中,没有目标者有之,见异思迁者有之,盲目跟进者有之,贪大贪全者有之,这是很不健康的。
要进行系列收藏,这有利于提高鉴别水平、辨伪能力和收藏水平,积少成多,从而真正体会到收藏的乐趣。
要警惕有“传奇故事”的玉器,有些好玉者喜欢收藏充满传奇故事的玉器。有些狡猾的玉贩子就编造玉器故事,满足这些猎奇者。可事实却证明,故事越多的玉器,问题也越多。
不宜收藏古怪或伤残的玉器,不少收藏者因具时代特征的标准玉器可遇而不可求,于是将目光转向古怪或伤残的玉器上。古怪的玉器是否可靠,关键要看它是否符合古人的美学精神、艺术法则、礼仪规范,同时还要从工艺上加以考察,是否与古工艺相吻合。古玉鉴定水平不是很高的收藏者,对这些玉器要三思而行,不宜过多地收藏。市场上的玉器残件,少数确是古玉残件,从中可以看出古玉的工艺及致残原因,不可多得。但也有一部分残件玉器不是古代的,而是新琢残件。
另外,玉器价格的波动,主要取决于玉器的材质、时代、器型、图案以及艺术风格、市场需求等因素。玉器收藏以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回报的有效方法,是避开热点,跟跌不跟涨,这样不仅花费较少,还可能得到一些珍品。
建议:多方学习 切忌冲动
在现场鉴定结束后,古方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古方说,目前收藏界有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就是有人在像买股票那样买收藏品。
古方说,搞收藏首先要加强学习,不能光听古董贩子讲故事。要多看书,看好书,并多接触实物,将知识经验和实践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水平不断提高。
其次要摆正心态。在购买藏品时,既不能冲动,也不能盲目。对待藏品也不能自以为是,觉得只要是自己的就是好的。
再次要正确地看待收藏品的价值。收藏是一种文化,不能光看到藏品的经济价值而忽略了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不要把艺术品当股票买。鉴定现场,收藏者问的最多的是这东西是否真的?是什么年代的?值多少钱?这是很不可取的。
最后是要正确地利用专家资源,多向专家请教。专家在自己研究的范围内,东西看得多,资料掌握得多,并有深入的研究,他们的意见应多听取。
古方还说,真正搞收藏需要有钱、有闲、有品位。高水平的收藏从来就不是大众化的事,好藏品从来就是集中在少数大收藏家的手里,普通收藏者不要老怀着“捡漏”和一夜暴富的心态搞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