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茶人不但要懂烹茶待客之礼,而且还长于植茶、制茶之事。他们常常入深山、访佳茗,探究茶的自然之理,这就是中国茶艺的第一要素“识茶”,即区分出好坏茶来。
好茶,采摘要得时令,制作更要得法。自宋朝以来,中国对采花的时机要求就非常严格,一般以清明前为采摘的佳期。晴天以凌晨带露时采之最佳,如果茶被日晒,则会出现膏脂被耗、水分不足、精华尽失,从而影响茶的质量。采茶要用指甲,不能用手,以免茶被手温所熏染,被汗水所玷污。茶叶以芽嫩且少者为佳,一芽为莲蕊,二芽为祺枪,三芽为雀舌。
制茶工艺是好茶的要害。中国茶的制作艺术,在没有进行任何技术加工之前,已经先被人们赋予了一种美德。唐代制茶已经非常讲究,有散茶、末茶、饼茶等品种,其加工技术各有所长。宋代把饼茶的制作发展到了极致,是用金银模型压制而成,精细美观,又称团茶;贡茶以龙团凤饼为名。明代以后,废除饼茶,讲究色、香、味俱佳的散茶。发展至今,我们识茶的过程中,就制作工艺来讲,仍着重从色、香、味的角度来辨别茶的优劣。
(责任编辑:八分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