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石器时代,包括诸如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凌家滩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等等,使用的玉材为“东方玉属”,简单地说也就是本地出产的玉石。
主产地:包括辽宁岫岩、北京昌平、河南南阳、陕西蓝田、江浙太湖沿岸等地。
外观:玉石呈半透明,也有不透明的,表面有蜡样光泽。
硬度:通常在4.8度至5.5度。颜色:多样。2、商代晚期开始,新疆玉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西方玉属”开始进入中原并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新疆玉俗称和田玉,也叫“软玉”。
主产地:在新疆南部和前苏联的贝加尔湖一带。
外观:玉石呈半透明,表面有脂状光泽。
硬度:5.5至6.5度。颜色:多数为单色。我们现今看到的古玉包括战国、秦、汉、隋唐、两宋到元、明各朝主要是使用这种玉材来制作玉器。
3、明末清初,缅甸玉也就是“南方玉属”进入中国,缅甸玉俗称“翡翠”,也叫“硬玉”。
主产地:在中国云南和缅甸北部地区。
外观:玉石多数不透明,也有部分半透明,表面有玻璃样光泽。
硬度:在6.7度到7度之间。颜色:浅色带红、绿、黄,绿色系的称为“翠玉”,红色系的称为“翡玉”。
清代早期开始直到现在,以翡翠制作的玉器相当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