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聋”说玉龙耳的演变与收藏

2020-04-23 zsdown520  1560  收藏  管理

  聋字结构为何由龙和耳组成

  “聋”是个形声字,它在现今发现的甲骨文中尚未出现,最早也只是在两汉的一些文献中见到。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韩非子写的《解老》:“耳不能别清浊之声则谓之聋。”可见聋字的产生不迟于战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为什么要用龙的音、耳的形,来表示《说文》中的“无闻也”?这个命题似乎有些滑稽,或者说根本和玉龙搭不上边。为什么古人要把有威严、宗教色彩浓烈的龙和耳朵合起来,以此表达听觉失灵的“聋”?是否古代人认为古代玉龙头上的突起物,不是耳朵只是角,所以才重听?

  《左传·宣公十四年》:“郑昭,宋聋。”社预注:“昭,明也,聋,暗也。”《说文》又引申为“不明事理”,所以聋也用于政治。商王的昏庸无道,周王举方国反之。周王即位后,恐商龙有耳而不辨清浊之声,不明事理,故将那商代玉龙的耳和角的造型淡化了,给后代留下了龙无耳的猜想。此推测虽属荒诞,但纵观西周后到战国晚期西汉初的玉龙,玉龙头上的耳和角没能分得清。以此佐证龙耳的蜕变和当时造字时的权贵政治色彩,存在一定的政治文化避讳的关联。

  玉龙耳从有到无再重新出现

  凌家滩玉龙除了两个向上的犄角,还有两支牛耳朵样的东西,在龙角下方。红山文化的玉猪首龙,也有一对大大的耳朵在脑袋两侧竖起。即使到了商代,取自青铜纹样的玉龙蘑菇状耳角的下面,我们还是可以分辨出龙耳的纹饰特征。那么西周到战国晚期西汉初,玉龙的耳朵跑到了哪里去了?玉龙的耳朵又是在何时恢复出现了?我们不妨对历代龙耳的造型特征研究一下,这对我们的收藏一定大有裨益!

  对龙形演变的研究可以发现,商前形龙,发展到战国与两汉时期的几形龙,再发展到以后的爬形龙,无论形体怎么变,而龙的角、耳基本特征还是存在的。从龙的角、耳特征分析,基本分为三个时期:新石器时代到商代的龙耳龙角区别分明。以商代青铜器和玉器上的龙为代表。第二阶段是西周到战国,龙角和龙耳的造型趋于混淆。这些我们从大量的玉龙佩中可以加深认识。第三阶段是秦到宋代,宋代是龙纹发展的一个定型期。它继承战国时期的蛇状条形,头部增添了附加物。龙的造型集鳄嘴、鹿角、牛鼻、马耳、蛇身、鱼鳞、鹰爪等于一身的奇特复合体。龙经过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朝代的更迭,人世的沧桑,文明的发展,观念的演变,在封建时代,龙的角和耳朵终于又分开,它似乎成了帝王的威严和睿智兼听的象征。

  我国汉字中与龙有关的汉字,有“垄、笼、拢、珑、胧”等。这些字,无一不从龙形中获得造字。比如:胧,是月和龙的组合,表示月明貌。北齐刘昼《新论·兵术》:“是以列宿满天,不及胧月,形不一,光不同也。”很显然刘昼借龙的变幻无穷说明了月的盈缺多变,以此来说兵阵。垄,也是借龙的蜿蜒长躯,用来表现田埂小路弯曲。可见“聋”的造字规则,也不例外,一定也是受当时政治生活的需要,暗喻商王的执政昏庸而造。作为艺术品的玉龙,把时代的政治因素加以表现出来,也是可以接受的。以上论说如果借鉴考古资料的研究,借助各地出土的龙形纹样玉器的考证,为我们探讨龙角与龙耳在两周与战国时期的蜕变,颇有鉴赏的参考价值。

  “龙合而成体”帝王称龙比龙

  古文献中有关龙的记载“龙合而成体”,综观近十余年来考古发现的大约20多条龙,就其形象而言,似猪首,似牛首,或为蛇体,皆似后世的龙,而又具有原始状的非龙形象。比如长江流域第一龙的湖北黄梅遗址,在红烧土上,用河卵石摆塑的龙图案。龙为蛇形,龙头形为牛,头生一角,爪状两足,造型生动,威武雄健,距今近6000年。它于距今5000年的内蒙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C形玉龙,有类似的蛇体盘卷状,而不同的是C形龙是猪首,无角无耳,长吻,背上长鬃,无足爪。浙江余杭瑶山和反山良渚文化墓中出土的玉镯,上饰龙首纹。龙首呈正面,咧嘴露齿,两眼上方有一对短角,后方为方形双耳。细察之,眼和牙近似牛,距今约近5000年。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在l6号墓中出土的环形玉龙。蛇形,首尾相连,头生两角,两耳屏后。这种南北龙耳、龙角的有无差异,可能存在着蛇身共有,而南有牛首、北有猪首的动物部分形象构图特征。在新石器时代,龙角和龙耳尚未形成像商代时期的图案化形式。这种氏族的动物图腾,属于原始动物崇拜范畴。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的河南安阳出土商代晚期黄玉龙纹饰,玉龙头部的角,形似磨菇头,向上竖立,磨菇角内有勾连纹,用以表示耳,与“臣”字眼形成一组装饰图案。这样的磨菇角由早期的竖立逐渐向晚期的倾斜发展,直至逐步贴到后颈之上。这个时期的龙角和龙耳刻画的是非常明确的。但到了西周,1984年陕西省长安县张家坡村157号墓出土的西周玉透雕龙凤人物饰,此器透雕三龙一凤二人,龙角开始发生了变化。龙角虽然保持着商代勾连纹形态,但龙角基本都为脑后倾斜式的单耳形。玉龙的耳和角的造型,出现了结构混淆的趋势。

  1957年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1662号墓出土的玉龙饰,C状龙首宽大,眼额突、大耳向后上方竖立。它与殷虚妇好墓玉龙在器形上,有一定的传承关系,但龙耳和龙角却发生了更为明显的变化。从春秋时期开始,龙头上的磨菇角彻底地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平立带状,或者弯曲呈飘带状似耳非耳、似角非角的装饰纹样。这种淡化了耳与角的趋势,在1974年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国1号墓出土的战国中期玉透雕三龙环形饰上,继续得以蔓延。玉雕环外雕镂三条姿态相同的龙。龙做回首,龙角内涡纹向外旋,继承了商代玉龙内耳勾连纹的特征,和春秋时期的龙耳风格基本一致。战国时期个别的由勾连纹变化为大云朵状,合龙耳为突角,口部露齿,下颌为斧形。这种在战国前,是绝无此样式的。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商至战国期间的龙角和龙耳,不变的是勾连纹表现龙内耳的特征,而角向耳的外型附会。

  两汉时期,西汉早期的玉龙,基本与战国玉龙无多大差异。而到了东汉,龙头上开始出现耳朵,同时也有角的造型。这种在前代没有的龙马纹样,正是汉代龙的写照。东汉王充《论衡》说:“世俗画龙,马首蛇尾”。有角的龙由单角,逐步向牛角和鹿角形状发展,而龙耳却多见马耳形状。这种龙形角在汉代的玉璧可见,但数量不多。玉龙与蟠螭相配在汉代是常用纹饰。但到了唐代一件器物上,如有龙纹就没有蟠螭纹。蟠螭有耳有角,自战国晚期到汉大为兴起,《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蟠螭形象的出现,恐怕与权贵追求辨五声、别五色之政德有关。龙头上又出现耳朵同时也有角,怕与秦汉时期大行五行道学,如《后汉书·襄楷传》“引河图天灵,称祖龙为赵王政”即将始皇称为“祖龙”,再看汉高祖是由其母感蛟龙而生等等传说,足可以看出完善龙的人格化,是帝王称龙比龙的政治社会需求。

  唐代龙是后代所有龙纹的基础,与前代龙有了明显的区别。角根是从鼻梁处长出,头部出现双角,形如鹿角,双耳屏后。宋代龙头与唐基本相同,但夸大了嘴和眼的表现力度,出现了龙须,龙须为后代龙脑后飘逸的发毛,提供了纹饰对应上的美观处理需求。从明代起清代的正面龙特别多,清代龙头头发满头乱生,致使各种各样的角型,由散发中伸出。有粗有细,有分叉。因龙头的发毛飘逸,而使耳朵的艺术表现,采取了淡化处理。至此龙耳和龙角又真正地回到了龙身。前人造出的聋字,终因年代的久远,与象征帝王的龙,没有那么多的避讳,仅以失聪之意久存于世。

  藏家在玉文化探索中乐趣无价

  《国语·晋语四》:“聋聩不可使听。”说的是先天失聪为聩,后天失聪为聋。这两个字都与权贵有关,不由使人纳闷非常。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长沙马王堆墓的内棺棺盖上,覆盖的“T”字形旌幡帛画,构图绘有日月升龙等象征天上境界。这和《人物御龙帛画》长沙子弹库出土的战国楚墓的画面,有着相同的“引魂升天“的主题思想。所以,龙在汉前还不是帝王专用的代表象征,在造字时,大有观玉龙难分耳角之辩,疑龙为上天之物,耳必不能听凡间之声,有耳如无耳一般之可能,故也无须避讳聋借龙耳,对帝王贵胄礼仪上隐含僭越的不敬。如汉书说,臣许丞人老病聋,却是廉吏,虽老尚能辅佐。后人常常借代“聋丞”一词为老有作为之人辩说。

  玉器鉴定,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文化研究。有许多纹饰的演变,需要我们好好探索发现。文字学往往可以为我们带来一些有用的帮助。对龙纹的研究有多种多样,以“聋”字联想龙耳的演变,仅仅是一种尝试。藏家对一件藏品的欣赏和评价,不能停留在纹饰有多么精美、东西有多么值钱上,而是应该尽自己的努力为玉文化做点什么。尽管有不当之处,但乐趣在探索中是无价的!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