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人在民间收藏类刊物撰文谈到“汉代蟠螭纹有时有三条腿,身上出现一种阔带状的纹饰,安置在前腿旁侧。后来特别是明代仿这种式样的很多。”
笔者对此观点不敢苟同。因为老三代、春秋、战国以至西汉初琢玉者大多为奴隶,每一件玉制品都与之性命攸关,何以能出现“三条腿”之怪现象?其次,“阔带状的纹饰”为何物?一般读者不知所云。
那位作者介绍说一块汉代璧虬螭有三条腿,一右前腿,二左前腿,三“阔带状”纹饰,极似腿。但文中说,有二阴线的“阔带状”纹饰是表示角。另一说,如果把视角换一下,右前腿被隐于身体下方,因肩胛处有卷云纹为记,示右前腿在其下。故现出左前腿,加上两后腿,则呈“三条腿”表象。但玩玉者都明白一个简单的常识:螭龙有四条腿,不应该有“汉代蟠螭纹有时有三条腿”的看法。这正如鸟有二目,但花鸟画中所画侧面之鸟皆一目,人们不会有“花鸟画中常有一目鸟”之说。
至于说汉代蟠螭才出现“阔带状的纹饰”也有点牵强。
根据有关研究结果,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战国蟠螭和汉代蟠螭的特点。
战国时期,蟠螭纹头部的特征是圆眼、大鼻、眼尾稍有细长线。双线细眉,上线很浅很细,往往不易看出。下线明显,猫耳,大多数耳朵方圆。腿部线条弯曲,脚爪往往向上翘起,用曲折的弧形线,尽情地把关节主要活络胛骨都表现出来。蟠螭身上的附带纹饰一般都用阴线勾勒,其中有弯茄形滴水状的阴刻纹,是战国时代的首创。在这种纹饰中又有一道、多道的细划线,尾部有阴刻线呈绞丝状,使整个蟠螭纹显得活泼有趣,这种绞丝尾也是战国首创,往往是两道阴刻线一组,也有一道一道的。; 而汉代蟠螭纹眉向上竖,并往内钩,眉毛浅,若隐若现,柔中有刚。元明时代仿汉代蟠螭,眉毛深、粗、生硬,不像汉代细致生动。鼻梁中出现细线划纹,汉代蟠螭形身体和战国的大同小异,但是出现了有两个卷云纹所组成的尾巴。
笔者见过一件玉螭,此璧经全面审视,有战国玉之玉质、纹饰、沁色、琢工等特点,断代应无疑义。此蟠螭纹饰特点是圆眼、弯曲眉(牛角形眉),虎耳,身躯似龙,呈穿云形,拥有四肢,足分二爪,爪作拳握状;尾长,尾端呈珠形,体中阳线突起,自肩至尾,扭曲自然有力度,体上有卷云纹,尾阴刻绞丝纹,尾端呈珠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虎耳下方,头的侧面有三角形,也是分叉之角。双角呈鹿角状,卷曲为勾云,角上刻二阴线纹以示角质纹。而这一纹饰呈“阔带状”且“安置在前腿旁侧”。
因此,说“汉代”蟠螭纹才有“阔带状”纹饰的结论似乎应该提前到战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