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剖析翡翠市场的“四大杀手”

2020-04-23 zsdown520  809  收藏  管理
最近,业内从事翡翠研究的专家学者对翡翠市场现状进行调查和透视,特别是对翡翠原料的权威分析,给专业经营翡翠的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了科学依据。

  警惕“四大杀手”

  业内专家对翡翠市场的“四大杀手”--水沫子、不倒翁、昆究、沫之渍从组成上进行剖析。他们认为,这四种玉与真翡翠之间有时界限不很明显,似是而非,被称之“魔界”,致使许多人上当受骗,蒙受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巨大损失。

  水沫子在云南玉器市场上的历史与翡翠同样悠久,目前仍经常可见。这种玉件的突出特点是水头很好,为透明或半透明,相当于一般翡翠的冰地、蛋清地或玻璃地。颜色总体为白色或灰白色,常伴有蓝、绿等色飘花。另外,在玉件中还可见到一些大大小小的不规则和不透明的斑块,当地俗称“白脑”,稀散时也称“棉”。此种玉主要加工成手镯、挂牌和雕件在市场上出售,由于其外观特征酷似冰地或冰地飘蓝花的翡翠,因此往往使许多人上当。

  “不倒翁”是一种绿色玉石,产于缅甸北部帕敢东北的葡萄,葡萄是当地名称的汉语标音,因其音近似“不倒翁”,故云南市场上俗称“不倒翁”。在云南市场上调查结果,称之为“不倒翁”的玉件不只是一种,从收集到标本看,至少有两种。第一种“不倒翁”水头较差,半透明至不透明,绿色多呈斑

  点状或条带状,在滤色镜下变红色;第二种“不倒翁”水头较足,半透明至透明,颜色比较均匀,其原石呈脉状。

  昆究有的写为“困究”,系汉语记缅音名称,此种玉与水沫子一样,很早就进入云南边境翡翠贸易市场,外形似水石,灰绿色,剖开有青色的带状花纹及较多的杂质,水头较好,亚透明至半透明。

  沫之渍在云南瑞丽、腾冲翡翠市场上比较常见,最突出的外观特征是色浓呈黑绿色,水头较差,多数是有色无水的“干三爷”,类似孔雀石。但也有少数优质沫之渍水头较好,色浓,经常被制成很薄的耳片和戒面,称为广片,卖价较高。经研究,沫之渍的组成和结构均为与翡翠差不多,有的学者将其作为翡翠的一个特殊的品种,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含有一定量的钠铬辉石,因此它的宝石学特征与基本上由硬玉组成的典型翡翠有一定差别。

  慧眼识“猫腻”

  专家针对翡翠市场鱼目混珠的现象,重申翡翠ABC的定义。目前珠宝界把未经人工化学处理的天然翡翠称为A货,也就是说其玉质、颜色和结构是天然的。经过强酸处理再用环氧树脂或铅玻璃充填固结的翡翠称为B货。

  B货翡翠玉质、颜色是真的,但是结构受了破坏,加入了胶或玻璃。有统计资料表明,国内市场上销售B货翡翠物件的商家超过半数,国际市场上B货翡翠的物件也屡见不鲜,但大多数商家在销售时并不声明其所售为B货翡翠。市场上最常见的B货翡翠物件过去多用于镶嵌半成品,现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B货翡翠物件也在不断变化,推陈出新,如在B货翡翠物件中出现了一些有较大难度的大体积雕件。

  专家还对一些难以辨认的原料进行透析。从去年年底至今,某检测机构日常检测中陆续检测到多件以前尚未提及的局部加胶染色处理的翡翠。这类翡翠在市场上出现的时间不长,但极具欺骗性。这类翡翠饰品仅发现手镯,尚未发现雕件。

  这类翡翠饰品只对局部进行处理,而大部分或绝大部分未经漂白充填,这与常见的处理翡翠不同,如果一时大意,用分光镜观察未看到650nm的吸收带,未发现绿色部分的“猫腻”,只看到地子处的

  A货特征,就算用红外光谱检测也没发现问题,势必造成严重错误。

  在云南等地的珠宝厂商和民间中,除真正的翡翠外,也还无意或有意混入很多假“翡翠”,达十余种之多。虽然其中碧石、贵翠、绿色硅质岩也可作为“玉”,但其价值却低得很多,而绿的硅质板岩、含绿色斑点的花岗岩和人工作假的“翡翠”等则几乎没有什么价值。

  确实也有一些最早被弃之不用的玉石,重新推向市场。对此专家有一种说法是:随着资源的大量开采而短缺时,不但没有颜色的玉石,而且不同的颜色,不同成分乃至不同宝石学特性的玉石,都被矿山老板和商家开发并推上市场。结果反过头来向宝玉石学理论叫板,让专家在学问上认可,有的还没有认可就发了横财。可见我国翡翠的界定和科研工作落后于翡翠市场开发。因此,加强翡翠科研检测机构是非常必要的。而科研界定又与加强翡翠的市场监督管理是紧密相关的。

  很多翡翠专家都是地质人员,有专家建议:地质人员转向搞宝玉石工作,也面临一些技术观念上的转变。金属矿产是某种有用金属的富集(压缩);非金属矿产是某一特性的集中;而宝玉石则在很大程度上是某种美学特征的聚集。实现这种观念转变要有一个过程,但又是可以逐渐适应、逐步掌握的。

  可见受国内翡翠热的影响,翡翠的做伪水平日渐高明。而检测手段又往往落后于做伪。只有在检测工作中认真对待每一件样品,炼就火眼金睛,不管做伪手段多么高明,也难逃“猎人”的眼睛。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