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巧用秸秆紮刻传统建模

2020-04-23 zsdown520  1566  收藏  管理

晶晶(左)与健高中间这座高楼,是父亲徐艳丰历时三年,耗用逾十万根高粱秸秆所紮刻的《飞云楼》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海洋里,不必大海捞针,只要随意俯拾,内里的一点一滴,都有著令人赞叹称羡的艺术光彩!不信?有没有想过,农地里的红高粱,会成为一种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超绝工艺?应一间商场邀请来港展出「国宝级秸秆雕塑展」的徐晶晶及徐健高,带来了数十件以高梁秸秆砌成的各种中国传统建筑模型,看得在场人士无不啧啧称奇。

  曾作国宝送展日本

  一般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历经千百年的传统工艺,这种秸秆紮刻工艺,却只有四、五十年历史,是由徐晶晶及徐健高的父亲徐艳丰自创。秸秆亦即是高粱秆,徐艳丰将秸秆以中国传统木建筑的入榫、建构方式,完全不用胶水、钉等各种连结用具,只需一把?刀,便能砌起一座座古典建筑如天安门、故宫角楼、老北京四合院、六角亭、牌坊等。

  来自河北廊坊市永清县的徐晶晶、徐健高两姐弟,向记者介绍了父亲自创秸秆紮刻艺术的起源,晶晶说:「在我们那儿,有一种传统的紮蝈蝈笼的技巧,很多人都懂得怎样紮,有一年,姥姥生日,爸爸想送一份礼物给姥姥,于是就用紮蝈蝈的手法,再结合建筑的入榫技术,为姥姥做了一个八仙过海花灯。经过这次,爸爸就开始研究紮刻艺术,我们家十三代都是做木匠的,因此爸爸对木建筑的结构及制造非常熟悉,在他十七岁那年,爸爸完成了真正的第一件作品《天安门》,更被选送往日本长野县展出,以庆祝中日建交二十周年。」

  徐艳丰后来更被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作品《圆明园》重现园内四十一景,被加载健力士世界纪录。去年,秸秆紮刻工艺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次展出的徐艳丰作品,包括曾于中国木雕创作大赛中获得金奖的《飞云楼》,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耗用了六万根高粱秸秆砌成的《故宫角楼》、老北京四合院房子《隔扇房》等。

  全家动员亲力亲为

  可能晶晶是女孩子,她坦言在紮刻工艺的过程中,真的有点儿闷,当然,她和弟弟依然是紮刻工艺的传承人,倒是弟弟健高,不假思索地说很喜欢紮刻工艺,并且坚决地表示会继承父亲的工艺,将这种艺术传承下去!

  「我在九岁开始跟爸爸学紮刻,到现在只要看到中国古典建筑的相片,甚至不用亲眼看过该建筑,已能砌出整座建筑,因为中国古建筑的大体结构都是类似,只是造型有点不同,但建构的基本手法是一样的。」现年二十三岁的健高很熟悉地将紮刻工艺跟记者分享。

  晶晶补充说:「紮刻工艺最重要的技巧,是入榫、斗拱的技法,即我们所称的鲁班榫。」

  至于创作的过程,可说是他们一家勤奋分工的合作,由最原始的材料,都亲力亲为,不假手于人。晶晶说:「工序的第一步,是要选料。所需的高粱秆,都是我们自己种的,我家有六亩地,而所种的高粱,是爸爸研究出来的杂交高粱,其秆子比较细,硬度更高,我们称为『铁秆高粱』,而每枝高粱秆,只有接近高粱果附近的位置可以用来紮刻,其余部分,秆太粗,外面硬,里面软,没有韧力,有些带有红色,都不适用。」

  虽说紮刻工作由徐艳丰、晶晶及健高三父子负责,但晶晶及健高的母亲,却是最有力的「后勤」部队,原来由种高粱,到分材料,都是由母亲主力承担,要知道,紮刻所需的高粱秆,是要分成五、六十种不同尺寸,他们的母亲可真功不可没。

  现场传授紮刻技巧

  健高耐心地讲解说:「每枝秸秆要用刀挖槽,以便接嵌在一起,而同一尺寸秸秆的槽的分差,不能相差多过○点二毫米,若是相差太多,砌起来的建筑力度便不平均。这些秸秆分好不同尺寸,便由地下中间开始砌起,可以分不同部分来砌,如地下、中间、楼顶,砌好之后再合并起来,这个部分称『刻』,主结构完成了,便用别扣的手法来做门、窗、围栏,这部分叫『紮』。」

  晶晶和健高这次来港,会教市民简单的紮刻技巧,制成如意结,健高更笑言,如果任何人有兴趣学紮刻工艺,他们一家人愿意义务教导。原来,紮刻这种工艺,所花的时间实在太长,要学至少一、两年,才学成基础制法,而制作一座建筑,例如健高制的《故宫角楼》,也要花一、两年时间完成。他们的父亲徐艳丰过往也教过许多学生,但最有耐性的一名,也只捱了半年,便跑掉了。

  健高谦虚的表示,他的工艺还未及父亲的精致、细巧,不过,他也很受青睐,其作品《故宫角楼》,现正于香港文化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中展出呢。

  上述展览现于观塘apm商场大堂展出,展期至二月八日,即日至一月十六日,每日下午一时,捐出十元给圣公会福利协会,便可跟两姐弟上「秸秆雕塑工作坊」。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

400-1130-803

周一至周日
(仅收市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