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和人殉之谜:芮城清凉寺墓葬群(图)

2020-04-23 zsdown520  1400  收藏  管理

  在齐家发现的玉器被博物馆收藏后,各级文物管理部门和专家学者开始关注起了清凉寺这个小地方。

  2002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国家博物馆的几名工作人员,正式开展“中华文明探源预研究——运城盆地及中条山南麓地区龙山到夏时期的文化序列和谱系”课题的研究。由于此前对这里出土玉器的情况已有概括性的了解,所以他们专程来到这个小山村进行调查,根据对地形和断崖墓葬迹象的观察,初步认为:以前出土玉器的清凉寺东北方向那块较低平的区域,应该是一个较大的墓地。

  2003年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运城市文物工作站、芮城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组成一支考古队,对多年前确定的“坡头遗址”进行了详细调查,想构建该遗址的时空框架,了解不同时代遗存在这处遗址的空间分布情况以及丰富程度。

  仲春时节,遍野青绿,目光所及尽是一望无际的麦田,队员们对遗址区展开了拉网式勘察,并使用了先进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测定遗迹所在的地点。在遗址的范围内,他们确认了分别属于枣园、庙底沟、西王村、庙底沟二期、龙山等新石器时代文化和夏时期、东周时期的遗存,这可真是收获颇丰啊!

  除此之外,清凉寺后面山梁的东侧断崖上,三座规模较大、因坍塌而仅存残迹的墓葬也首次出现在了众人面前!那时正在看护苹果园的一位村民告诉他们:“原先在一座墓葬中还发现过一把形体较大的石刀,靠近刀背部处还有三个圆形孔,但现在已经下落不明了。”

  这一消息给考古队员们提供了一些线索,或者说又平添了几分疑惑。

  因为,村民描述的这种东西非但在以前收缴的玉器中从未见过,而且在中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墓葬中也相当罕见——它使清凉寺墓地又蒙上了一层浓浓的迷雾。

  清凉寺墓地中出土的玉器,在我国文明起源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这不得不使大家对墓地的情况更为关注。

  当时,在遗址范围内的一些断崖处,地面已经坍塌,而且墓地随时面临着被盗掘的危险,一些不明身份的人不时出现在清凉寺附近。

  大家惊奇地发现,在墓地的地面上密布着用钢筋棍扎下的小孔。行家一看,这显然是已有盗墓者锁定了这一重要墓地,并且做了部分盗掘准备。

  假若真让盗墓分子捷足先登,那些锁在重重迷雾中的玉器就可能永远流失。考古人员为此十分着急,毕竟他们对遗址的田野调查刚刚结束,知道的也仅仅是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

  就在此时,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发生了,“非典”正潜入山西肆虐,考古调查队不得不暂时撤离“寺里——坡头遗址”。

  虽然被迫暂时撤离芮城,但考古队员并没有放弃对清凉寺墓地的探索。那么,他们到底该从何处入手呢?

  从2003年的夏天直至初秋,参与墓地调查的队员们,在省考古所资料室查阅了详细的资料,包括历年来陕晋豫三省交界地区史前时期的重要考古发现、各主要遗址发现的重要遗物、关心此处史前阶段文化研究的学者们的认识等等。同时,他们还向国家文物局上报了清凉寺墓地调查的收获、目前的保存情况和面临的盗掘危险,请求批准对该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

当年10月,“非典”的阴霾刚刚散尽,国家文物局批准发掘清凉寺的批复也正好下发到省考古所,由薛新明担任领队、省市县三级文物单位参加的清凉寺考古队正式成立,就此展开了对清凉寺墓地的发掘工作。

  然而,考古工作也是困难重重。

  国庆节后的一天,薛新明和考古队员宋文兵与市、县文物管理部门联系好以后,赶赴清凉寺墓地所在的寺里村,找到了仍旧担任村干部的齐天义,希望能得到村里的支持和帮助。

  不料,说明来意后,原本客气接待的齐天义,一下子对考古队员们冷落起来,他说道:“需要什么帮助我们可以尽力,但是挖墓和玉器的事情我们是再也不掺和了!”说罢,齐天义老两口便自顾自地剪起羊毛来了,也不管他们在一旁着急上火。

  为了说明身份,他们将随身带着的工作证递给齐天义,只听他和老婆低声嘟囔了一句:“工作证!谁知道是真是假?”

  当时大家也感到万般无奈,一头雾水,还是后来与他熟悉了,才了解到其中原委:早在1986年,运城市那些假冒考古队的文物走私犯也曾拿着“工作证”,并且蒙骗了镇政府和清凉寺的村民。1987年,运城公安机关破获文物走私案后,罪犯供认玉器是从清凉寺东北侧盗掘所得,为此齐天义和弟弟还被叫到运城市作证,当时不知真相的附近村民反倒以为是他们兄弟俩被警察抓去了。背上这样的“黑锅”,真是让他们至今有口难辩。从此,对有关玉器和墓地的事情,兄弟俩及其家属都异常敏感,对外来人员一律持怀疑态度,敬而远之。

  这可如何是好啊?考古队在第一天就碰上了难题。

  经过商量,他们决定先住下,再向村民们慢慢解释,齐天义也答应与寺里村党支部书记联系,最后还是决定让考古队暂住在当地的“东风水库”管理处。好吧!总算有个立脚处,大家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当天晚上,他们与村里的老乡再次沟通,并与他们熟悉的当地博物馆领导取得联系,终于得到了当地政府的理解。第二天,田野考古小分队正式进入清凉寺墓地所在地——清凉寺附近,开始进行全面的勘察,同时计划:如果有可能的话,在此基础上小规模地发掘主要墓葬区。

  正式开工啦!大家心里都透着小小的兴奋,也干劲十足。为了确保能够找到出土玉器的墓葬,他们在发掘之前,首先要对重点区域进行仔细钻探。根据之前调查和钻探资料的综合分析,队员们决定将试掘地点放在清凉寺东北侧。

  这里的地形分为三个高低不同的台阶,每两个台地的交界处都有一个不低的地堰,无法更多地了解区域情况。该怎么办呢?

  经过研究,队员们决定采用从西到东一字排开“布方”的方式,计划开10个5×5米的探方。这样一来,发掘区的实际覆盖面积东西长达60米。

  随后,问题又接二连三地来了。由于三块平地都是近年村民们平整土地的结果,所以部分区域的覆盖层都很薄,有的地方揭去最上面的耕土层,就极有可能破坏紧贴在下面的遗迹。鉴于这种情况,最初的发掘工作带有十分明显的试探性质。

  他们小心翼翼地工作着,生怕一个不留神儿就破坏了原来的层位,而酿成大错。渐渐地,揭去覆盖层,部分区域已露出墓口,证明了这里确实是一个墓地。

  不过,墓葬中是否有随葬品,尤其是随葬玉器呢?这个时候,大家的心里都没底儿!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

400-1130-803

周一至周日
(仅收市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