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阳侯相』印辨误

2020-04-23 zsdown520  934  收藏  管理

“颍阳侯相”为泥质红陶,3.5厘米见方,厚1厘米,背面有阴刻棱形纹,但从图片看,此被称作印章的应是封泥。文中所谓背面阴刻棱形纹,应是捆扎绳索留下的痕迹,如果是封泥,则直称封泥,而不可称印章,虽然封泥为印章范畴之内。封泥即泥块,不会是陶质,陶是指用粘土成型后,经700度-800度的炉温焙烧而成,汉印中似无陶质印先例。况印文为正文,钤印后岂不成了反文?或曰此为殉葬物,但据目前已掌握的情况看,汉时殉葬印有铜、木、骨石等材质印,似未见陶质印。殉葬印多急就,字法、刻法潦草、随意,如湖南省出土了一批汉印,已编成《湘南省博物馆藏玺印集》一书,其中多有收录殉葬印,有兴趣者不妨一读。而所谓“颍阳侯相”印,则文字、布局规整,应为东汉铸印风格。

此外尚有三个问题,第一,查古印谱未见颍川或颍阳,但有颖川,如“颖川大守章”(见图示),清陈介祺、吴式芬辑《封泥考略》有收录。颍与颖意义并不同,似也不能通用。附图照片上作“颖阳侯相”,释作“颍阳侯相”显系错误。第二,假设是封泥,陶质已有问题,再看照片中物,四角过于规整,与已知封泥趣味大相迳庭。第三,文中谈到“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樊哙进攻嵩山少室轩关,”忽又转到“曹魏末年颍阳县合并阳城县”。最后引出“‘颍阳侯相’印为战乱时遗失”,有主观武断之嫌。

总之,此“颍阳侯相”印或者封泥问题甚多,应谨慎对待为是。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