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帖的起源、应用及种类

2020-04-23 zsdown520  4383  收藏  管理

(一)刻帖的前奏——复制古人墨迹的方法

有关帖的最早记载,见于《前汉书·陈遵传》。其传称他“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藏弆以为荣。”是有关帖的最早记载。至于陈遵其人,他为王莽时期有名的书家。

刻帖未发明之前,要使古人手迹广以流传,就需复制。复制古人墨迹有四种方法:一是临摹;二是双钩廓填;三是用硬黄纸钩摹;四是用响拓。直到唐宋时期开始盛行刻帖。

(二)刻帖渊源

帖是石刻中的一大类,亦有用木刻成,一般多用梨木,但木刻毕竟为数很少。如宋《淳化阁帖》,每册末尾在年月下刻某日“摹勒上石”。可是,自宋以来,每当人们谈起《阁帖》,总认为此帖刻于枣木板,故后刻《淳化阁帖》时,往往在裂痕上刻有银锭痕迹(图106),以附会其说。由于帖不像碑那样,建立在路旁显见处,供人观赏阅读;而一般都置之室内或镶于墙壁间,除供人们观赏外,又供人传拓,为了使更多的人临摹和欣赏书法艺术,所以只要帖摹刻完毕,就有拓本。一般称当时的拓本为初拓本。倘拓工精,用纸、墨好,那其拓本可以说神完气足,下真迹一等,视为珍品而陪加收藏。

帖为横石,每块大致高尺许,宽二至三尺,其内容多为帝王、名臣与文人所书诗词、歌赋、书札等,以墨拓之,装裱成册,供人欣赏与临摹。

作为研习书法用的刻帖,到底始于何时,其说法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就单帖而言,相传《乐毅论》小楷是石本,为东晋王羲之亲自书刻。隋时释智永曾摹刻《兰亭》,唐太宗酷嗜《兰亭序》,他见拓本而求索其真迹,因而有着萧翼赚兰亭的故事。又王羲之著名的草书《十七帖》,唐时曾模勒上石。就丛帖(套帖)而言,前人皆以为南唐开始,如所谓《升元帖》、《保大帖》,但这仅见于著录,未存原石与原拓。但一般认为刻帖(或成套帖)始于南唐后主李煜所刻的《澄清堂帖》。《澄清堂帖》发现于明,董其昌、孙承泽等称为南唐刻帖,从此,为各收藏家与专家学者们所赞赏与争购,轰动数百年,誉为“帖祖”。殊不知中国历史博物馆所收藏的《澄清堂帖》卷十一的发现,董其昌的欺人伎俩说为南唐所刻,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澄清堂帖》卷十一,此丛帖卷首一帖篆书,为宋文勋临摹秦《琅琊台刻石》,后有苏轼跋(图107),其后为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苏轼书《到黄州谢表》、苏轼小正书《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并跋。更重要的在章草《急就章》后,有南宋张栻、陈骙等十人跋语及观款。启功先生在《兰亭的迷信应当破除》一文中有力地指出:“《澄清堂帖》中不但刻有宋“讳”的缺笔,而且第十一卷中还刻有苏轼以下直至南宋许多人的字迹,那董其昌的欺人伎俩,也就可以不攻自破了。今天我们更没有信‘祖刻’的必要了。”所以,就《澄清堂帖》而论,以其卷十一,南宋人跋考之,已然证明是南宋所刻。现所可信的最早刻帖是北宋淳化三年所刻的《淳化阁帖》,使我们确信固应以宋《淳化阁帖》为创始。

帖,从狭义上讲,名家写的诗文、信札、帛书等墨迹手书称为帖。从广义上讲,凡供习字者作为范本的拓本或影印本,统称为帖,或字帖。法帖大致分为两大类,即单帖和丛帖(也称汇帖、套帖)丛帖有集刻诸家和集刻一家之别。

单帖,是将某一人的诗文或信札所刻成的帖,称单帖。丛帖,即集刻一家的诸帖或两人以上的名家多种古今名帖汇为一帙者,称谓“丛帖”、亦称“汇刻丛帖”、“套帖”。丛帖鼻帖,当推《淳化阁帖》。自此之后丛帖甚多,已知者有三百五十余种。可是容庚先生著的《丛帖目》,录有286种。

(三)刻帖种类

1.单帖

魏钟繇有《宣示表》、《力命帖》、《还示帖》、《贺捷帖》、《荐季直表》等。三国吴,相传有皇象书《急就章》传世刻本最著名者当推《松江本》。西晋陆机《平复帖》,章草,纸本墨迹。现今传世最古的知名书家墨迹。相传西晋索靖书《月仪帖》,章草;《出师表》章草。东晋王羲之有《黄庭经》、《乐毅论》、《兰亭序》、《曹娥碑》等最为著名。其次,还有相传为王羲之书的单刻帖有《黄庭内景经》、《笔阵图》、《金刚经》、《告誓文》等。王献之有《中秋帖》、《地黄汤帖》、《洛神赋》、《鸭头丸帖》、《保母砖志》等。还有西晋王珣《伯远帖》,行书真迹。隋智永《真草千字文》、《开皇兰亭》。

唐欧阳询《般若波罗密多经》。唐虞世南《破邪论序》。褚遂良的《阴符经》、《度人经》、《西升经》《千字文》、《枯树赋》、《哀册》等。颜真卿《小麻姑仙坛记》、《争座位帖》,亦称《论座位帖》、《与郭仆射帖》、《祭侄文稿》。柳公权的《护命经》、《常清静经》等,一直受到后世人的重视。孙过庭《书谱》、《千字文》、《景福殿赋》。

张旭《肚痛帖》、《千字文》、《圣母帖》。相传钟绍京所书《灵飞经》、《维摩经》。苏东坡《前后赤壁赋》、《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合卷》。黄庭坚书《松风阁诗》、《诗送四十九侄》,为黄庭坚行书法帖。米芾《千字文》、《多景楼诗帖》、《苕溪诗帖》。蔡襄书《茶录》、《牡丹谱》、《谢赐御书诗》,亦称《自书谢表并诗》及笔精帖书札。元赵孟頫《道德经》,全称《老子道德经》、《无逸书》、《闲邪公家传》、《兰亭十三跋》、《千字文》、《灵宝玉枢经》、《天冠山诗》、《过秦论》、《妙法莲华经》、《七观帖》等等。

以上列举自魏晋至元诸家单帖,仅举其例。自然,历代单帖,不知其数,不胜枚举。

2.集刻一家之帖(又称个人丛帖)

集刻一家帖,著名的有晋王羲之《十七帖》、王羲之书《弘文馆帖》一卷、《二王帖》、《琅琊帖》、《颜鲁公帖》八卷、续一卷。颜真卿《忠义堂帖》。《绿天庵帖》,所刻唐怀素草书《千字文》两种。蔡襄书《福州帖》,又名《蔡忠惠公法帖》、《古香斋宝藏帖》。《东坡苏公帖》、又名《西楼帖》、苏轼《晚香堂苏帖》、苏东坡书《景苏园帖》。黄庭坚书《黄文节公法书》。米芾书《绍兴米帖》、米芾书《英光堂帖》、米芾书《月虹馆法帖》、《米南宫墨妙》、米芾书《清芬阁米帖》、米芾书《贯经堂米帖》。宋刻宋代宗赵炅书《至道御书法帖》。元赵孟頫书《松雪斋帖》、《松雪斋法书墨刻》。明文征明《停云馆真迹》。明邢侗书《来禽馆真迹》。明董其昌书《宝鼎斋法书》、《小玉烟堂董帖》、《汲古堂帖》、《铜龙馆帖》、《清晖阁藏帖》、《如兰馆帖》、清王铎书《琅华馆帖》、《拟山园帖》。

清陈洪绶《陈老莲先生真迹》。沈荃书《落纸云烟帖》。清姜宸英书《老易斋法书》。傅山书《太原段帖》。恽寿平书《瓯香馆法书》、《味古斋恽帖》、《宝恽室帖》。王澍书《虚舟千文》十种、《王虚舟摹古法帖》。刘墉书《清爱堂帖》、《刘文清公手迹》、《曙海楼帖》。清康熙书《渊鉴斋御笔法帖》、梁同书书《频罗庵法书》、《青霞馆帖》。邓石如《完白真迹》、《完白山人篆书帖》。包世臣《小卷游阁帖》、林则徐《林文忠公手札》。

3.集刻诸家之帖(其中有历代丛帖和某朝丛帖)

集刻诸家的丛帖,较著名的主要有《淳化阁帖》,除《淳化阁帖》一系外,著名的有《大观帖》、《澄清堂帖》、《博古堂帖》、《群玉堂帖》、《郁孤台帖》、《宝晋斋帖》、《东书堂帖》、《凤墅帖》、《真赏斋帖》、《停云馆帖》、《余清斋帖》、《墨池堂帖》、《来禽馆帖》、《戏鸿堂帖》、《玉烟堂帖》、《渤海藏真帖》、《郁冈斋帖》、《秋碧堂法帖》、《懋勤殿法帖》、《快雪堂帖》、《式古堂帖》、《秀餐轩帖》、《三希堂法帖》、《墨妙轩法帖》、《经训堂帖》、《安素轩帖》、《滋惠堂帖》、《海山仙馆藏真帖》、《筠清馆帖》、《岳雪楼帖》、《壮陶阁帖》、《蕴真堂帖》及《瀛海仙班帖》等。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