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的中国书法的一种重要的书体。秦始皇废除六国文字,命李斯等人根据秦国原有字体改造整理,颁布了一种新的字体,因其点画延伸婉转而名篆书。汉代隶书取代了篆书的地位,但因篆书字体优美而自此成为历代玺印篆刻的主要题材和书法家探研的对象。汉代以降,篆刻名家不断涌现,但篆书名家却鲜有成就者,“两千多年来,以篆书名家者,三五人而已,”以至于有人用“李斯——李阳冰——邓石如——吴昌硕”这近乎公式化的术语来简单地概括中国篆书发展的里程。诚然,李斯乃篆书之首创者,李阳冰篆书艺术高超,这是不争的事实,“秦丞相李斯变仓颉籀文为玉箸篆,……故拨夫能成一家法式,历两汉、三国至隋氏,更八姓,无有出其(李阳冰)右者”李阳冰《玉箸篆意》。邓石作篆书,使人们得以破解篆书笔法之秘,吴昌硕从李斯小篆的秦系篆书上溯到介于大篆小篆之间的《石鼓文》,二位在篆书发展历史上的突破使他们有了坚实的地位。但若从传统篆书之艺术来看,在中国书法史上,在篆书方面有造诣的还不乏其人,清代的钱坫便是其中之一人。
钱坫(公元1741或1744~1806年)字献之,号十兰,又号篆秋,江苏嘉定人。清代乾嘉年间,碑学大兴,他们从唐代的碑刻上追溯以前各代的各种金石文字,创造出一代书法新风,形成了千姿百态、灿烂夺目的书道中兴新局面。钱坫的叔父是著名画家钱大昕,他将其所藏被誉为“李斯后小篆第一人”的唐代篆刻大家李阳冰之《城隍庙碑》授予钱坫,钱坫昼夜练习,长进甚快,连当时的大书家翁方纲也称赞他如同有神助一般,自此后,钱坫之篆字书法渐闻名于天下,后来居然获得“清代篆书第一人”之美称。
单从书法的角度来看,篆书追求的是笔画匀称圆润,结体疏朗工稳,挺劲灵巧,这件作品自然是篆书中的佳作。中国书法是中国人艺术情趣的体现和书法家内心思想的表达,更有趣的是作品中的诗文,作者用圆润的书法和优美的诗句把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八位诗人(曹操、曹植、鲍照、谢灵运、陶渊明、王维、韦应物、孟浩然)的诗风作出了精练的概括,体现出中国书法的意境和韵味之美。书法之外,钱坫还兼工刻印,绘画以兰竹、枯树等见长,善画梅,这幅篆书作品也体现出了梅竹的“寒瘦清古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