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生茶能越放越好的主要原因
佛讲过这么一句话:〔一切诸因缘和合而成的事物,皆本具改坏的倾向。〕从这句话里,我们找到了普洱生茶能越放越好的主要原因。在我们现今能见的时段内,它能越放越好,是因为它起始段它的诸因缘还没有和合好,和合完成它也会变坏,就像熟茶,假如把做熟时能让茶完全发酵完成,陈放已不是变好,而是通过放、把它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不好气味褪掉,让人喜欢的东西更显现而已。所以它很快就到顶,失却了陈放价值。
喝陈年普洱茶多了,收藏普洱茶的时间长了,你会体会到,同样放,不是所有茶都会变好得一样快、好得一样妙。这样很自然就得出了好普洱茶的第三个标准:好得越快越妙的就是好普洱茶。
喝多了陈年普洱生茶的人,对熟茶是动不了兴趣的。以上说的好普洱茶的三个标准来衡量,熟茶的表现是最差的。它的出现不是为了更好地展现普洱茶的三大价值,而是通过做熟,把茶里不受人喜爱的苦涩味去掉,从而达到不需要等,做好就可以饮。用加速消费来扩大需求量,从而促进生产。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有效的。近三十年熟茶的需求量是生茶远远不能比的,就算投放市场的生茶,大量也是提供给茶商再加工,用他们的办法减少了苦涩味再卖。
但今年的普洱茶热,出现了与往年绝不一样的势头,大量生茶成批地进入到各家各户,你到那些普洱茶发烧友的茶座去听听,他们谈的都是普洱生茶带来的各种故事和体验,熟茶几乎没人谈。这种现像又给了云南茶叶界什么启示呢?趁着市场的升温,单纯从市场策划这个角度来说,应该做些什么能让市场健康发展呢?
这很可能是云南各级领导和茶道中人经常在想的问题。但在一些权威杂志所发表的专家言谈中,我发现市场的这个变化和未来走势,几乎没有进入专家们的视野,有人甚至提议:要明确指出普洱熟茶才算是普洱茶。
这提议,说它是在拆普洱茶的招牌一点不过分。难怪邓时海先生在该杂志上激愤地说:〔普洱茶传统茶艺将中断四十年〕。
对这个结论自然很多人会反对,但对着各种反对声音邓先生可能只有苦笑,因为他心里藏着一句话:对那些没有喝过真正好普洱的人,我无话可说。
然而邓先生不知有没有注意到,这话是给他一手扇起的普洱茶热兜头浇了一盆冷水。我注意到邓先生的这句话是依据他订出的好普洱茶标准:云南大山樟林、大叶乔木晒青、古法生茶干仓、后发酵老气韵 】而说的。
但这样订标准,我觉得邓先生是有点感情用事了,按邓先生这个思路,标准还可以再感情些。
先说第一条件:「云南大山」,这样给生长地区定位,土壤学者马上会提醒你:不要只看山大小,更要看山体形貌、座向,看水,看土壤结构;而炒热了的茶区又会有人提醒你:单是大山还不够格,要名山,最好是「六大茶山」;而很多老茶农也会提醒你:同一座山栽在东坡的茶和栽在西坡的茶就不一样,茶还是种在东坡的好。
再说「樟林」,单纯樟林还不算好。不要只看到樟林里的茶有樟香,而且樟木气有驱虫作用。如从道家的阴阳五行观念看,樟属阳木,樟林就成了阳木林,所以能在樟木里间种青木(云南人叫它水冬瓜木),青木属阴,樟、青相间,阴阳相和,下面的茶会更好。
但树的疏密还要因山而变,「崖必阳」,树就可多种,「圃必阴」,树就要少种,在这样一个阴阳协调环境下生长的茶,气味更足。
说了「地」,还要说「天」,应时而采的茶才是好茶。在云南,「清明」前采的茶气强而味未全,「立夏」后采的茶,是气散而味激;最好是在「清明」到「谷雨」时采,那时茶气足味全,陈放更妙!
说到「古法」,如果指的是制茶方法的话,只能说是:「无定法」。制茶方式首先要看目的,也就是看做给哪里的人喝。就算同一目的,也要因产地不同而变,因采茶季节不同而变。邓先生在古法前先定了个晒青。而强调晒青是有很多道理的,这已成了茶叶界的共识。但没太阳怎么办?采茶时一路下雨是经常发生的,今年八月就有很多茶区几乎没停过雨,那等于是没有出路,如不想用火把它烤干,只能另谋它法。
再说干仓。只用干仓两字来表述存放方式是不准确的,别说茶是具有人茶相生的特性,就算是选仓库存放也要因地制宜为好。茶叶放在粤、港、台等地区的干仓是对的,那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但放在其它地方呢?现在很多普洱茶已卖到北京、东北、青藏高原,以至国外,若还是放干仓,那么那里的人要喝上邓先生说的好茶,可能要等上一百年了。
所以对着一个以大众为主体的市场,对着一个正在兴起的普洱茶市场,对着一班想喝上好普洱茶的现代人,好茶的标准不要定得太尖,标准越尖,离市场就越远,真成了『阳春白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