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仓储价值形成机制

2020-03-12 zsdown520  1712  收藏  管理

  普洱茶作为发酵食品,具有长期持续发酵之特点。业界认为,新茶要真正转化成老茶,需要醇化30年。这也就意味着,茶叶从厂家生产出来,只是半成品(成熟度不够的茶品),其需要后期仓储持续再加工,慢慢在岁月长河中转化为成品(指熟化的茶品)。当然,厂家也可以通过原料醇化,产品生成出来,摆放几年再上市交易。但这样的茶品,相对于老茶来说,也仅仅走过了普洱茶的儿童期,才进入普洱茶的青少年期,最多只能算青年,后面还有漫长的醇化道路要走。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普洱茶作为长期持续发酵的食品,在至少数十年的时间内,只要你不将它喝掉,它就一直处于持续加工状态,其品质与价值也会随着仓储加工时间的不断延长而得到提升,甚至在某些时间节点发生质的飞跃。

  一、仓储价值的五个进化阶段

  我们以新茶转化为老茶需要30年,作为一个时间轴,按熟化程度可分为新茶(0—10年)、中期茶(10—30年)与老茶(30年以上),再细分为:

  新茶(0—5年)——次新茶(5—10年)——初熟中期茶(10—20年)——中熟中期茶(20—30年)——深熟老茶(30年以上)

  这三个阶段,或者再细化的五个阶段,也就是普洱茶后期仓储持续加工品质提升的五个档次,新茶的品质档次最低,中期茶发生质的飞跃,老茶是品质最高的档次。根据品质档次,就可以划分成四个价值档次,从基础品进阶,通过时间的洗礼,一直进阶到文物:

  基础品(新茶)——精品(初熟中期茶)——奢侈品(中熟中期茶)——文物(老茶)

  其对应的仓储则是:基础仓——精品仓——奢侈品仓——文物仓

  基础仓以放新茶为主,精品仓则是优质的中期茶为主,奢侈品仓放20年以上的优质中期茶,文物仓则以老茶为主。

  2008—2018新茶

  1998—2008精品中期茶(性价比)

  1988—1998奢侈品中期茶

  1988年以前老茶(文物)

  理论上,只要入仓新茶品质过得去,具备越陈越香的属性,都会按照三十年的转化周期,从基础品,变成精品,再变成稀少而昂贵的奢侈品,最终变成奇货可居、不可再生的文物。

  除了时间与品质转化这个最核心的价值拉升因素,还要考虑山头、品牌、名人、历史经典茶品、工艺、市场行情、库存、时代背景、行业发展大周期、不同时期的选料标准与工艺、茶园的生态环境、仓储地点与形态、不同时期市场的偏好、交易方式与价格形成机制、稀缺性、内在品质等,这些综合因素共同决定了一款茶的价值与价格。

  二、天量库存下的仓储投资策略

  复盘历史上留存到现在的老茶,以及二十年以上具有奢侈品属性的中期茶,它们都是剩者为王,本身具有稀缺性和历史代表性,以及良好的品质。这表明,要经过二三十年的仓储,从精品茶迈入奢侈品,甚至文物之境界,首先要能穿越产业大周期,经过至少两个产业周期与市场涨跌,通过大浪淘沙留存下来,其稀缺性不言而喻。到现在,历史同时期的小伙伴都不见了,它不代表历史谁代表历史?品质是基础,就不用多说了。

  现在的老茶以及奢侈品中期茶,很大程度上是历史机缘造成的,当年这些茶叶都不太值钱,而且产量有限,收藏的人也没想到若干年后价格会涨得这么猛!

  现在仓储茶叶家家都在做,各个年份的库存越来越多,现在陈期十多年的茶不稀奇,再过十多年,陈期二三十年的茶也不会稀奇。按照过去的老经验,无法让我们走得更远。

  仓储新茶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将来更好喝更好卖,这是仓储流通价值;二是为了投资,这是仓储投资价值。用于流通的茶,最好二十年以内卖完,喝掉;用于收藏的茶,可以仓储二十年以上,以打造未来时代的奢侈品与文物。

  仓储是目前厂商的标配,家家在建仓,也就意味着市场上有着天量的基础仓库存,这些茶存放十年左右,具备一定醇化价值,大部分的茶还是要以中期茶的名义流通到终端,并被消费者喝掉。也就是说,陈期10到20年的茶,大部分是要被喝掉的,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继续收藏,成为陈期二十年以上的奢侈品中期茶。奢侈品中期茶喝掉一部分,剩下的摆放三十年以上,成为老茶,进入文物之最高境界。

  而实际情况是,普洱茶的大众消费市场没有真正开发出来,天量的库存得不到及时消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中期茶、老茶库存会越来越多。离开稀缺性支持,中期茶与老茶也会变得不值钱。怎样破这个局?

  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开发大众市场,激活普洱茶的消费属性,让80%的普洱茶,在新茶与初熟中期茶阶段喝掉,剩下的20%长期收藏。这就是普洱茶仓储的二八法则:仓储流通货占80%,仓储投资货占20%。

  另一方面,在库存过剩的年代,我们要严格挑茶,仓储流通货我们要挑精品,打造“精品中期茶”的概念;作为仓储投资的茶品更要好上挑好,用四个维度来把关:

  首先要严格控制稀缺性:

  按照精品、奢侈品与文物之高门槛来挑茶。新茶放十年以上,只有30%成为精品中期茶。精品中期茶中,只有20%成为奢侈品中期茶。奢侈品中期茶中,只有20%成为老茶。也就是,不是所有的中期茶都是精品与奢侈品,不是所有的老茶,都是文物。

  按照这个原则来挑仓储投资品,即从精品中期茶中挑20%来建投资仓。

  其次要收藏具有品质代表性的茶品。每个时代都有其对品质的理解,都有能代表其品质的经典之作。我们收藏不同历史阶段具有品质代表性的茶品,就能很好地将其塑造与宣传成历史上的经典之作,从而占据某段历史的价值制高点。

  再次是茶品要具有一定认知基础。也就是要有一定名气和口碑。最好处于价值洼地,可以抄底收藏,然后通过宣传造势打造成知名收藏茶品。

  最后要挑未来仓储转化提升空间大的茶品。

  三、年份茶价值拉升模型

  1、年份茶三十年价值拉升路线图(从新茶修炼成文物)

  仓储价值进阶路线图:基础仓→精品仓→奢侈品仓→文物仓。操盘周期为三十年,让新茶修炼成文物。

  2、整合价值拉升模型的最大机会——从精品仓介入

  最大机会在于精品仓。精品仓上吃基础仓,下吃奢侈品仓,甚至文物仓。精品仓,一方面可做大流通、大消耗,做平价流通台;另一方面可建超级利润仓。

  精品仓的超级整合,就是让别人花时间建仓,我从中期茶精品切入,两头吃。

  四、仓储交易平台进行高效超级整合的关键节点

  5年以内,新茶(交易,建仓)

  5到10年,次新茶(预判走势,建仓)

  10到30年,中期茶(10—20年为精品中期茶,20—30年为奢侈品中期茶)

  30年以上,老茶

  饮品、投资品、文物(少数20—30年中期茶,老茶)

  新茶建仓(每年10%上升),二次建仓(5到10年,8到10年,是转化为中期茶的关键期,价格也会大幅度上升,提前两三年抄底建仓,用精选方式建仓)

  仓储醇化价值大周期(仓储价值进阶路线图):基础仓储(四六)——精品中期茶仓储(五五)——奢侈品中期茶仓储(二八)——老茶文物仓储(5%)

  以生茶为例:

  生茶包括前发酵、民国红汤茶(复刻民国工艺)、传统工艺三大版块

  前发酵:15%

  民国红汤茶创新(红汤新生茶,原料醇化为主):15%

  传统工艺(陈品后期醇化为主):70%喝新茶10%,长期仓储60%(5年以上)

  喝新茶:5年以内

  前发酵、红汤新生茶、传统工艺喝新茶,40%

  5到10年,次新茶

  60%(喝掉10%)

  10到20年

  50%(消耗30%)

  20年到30年

  20%(消耗15%)

  30年以上

  5%(文物)

  五、高效超级整合的切入模型

  从关键节点介入,布局尾部市场:

  (1)抄底布局的关键节点

  (2)做平价大流通的关键节点

  用行业发展大周期,结合建仓三十年价值拉升模型,做一个当前行业大周期的中期茶超级整合平台模型。当前是上一个周期的尾部,中期茶处于红利的尾部效应阶段,又是下一个大周期的头部阶段。尾部转化为头部有玄机……

  收藏家时代的尾部效益:精品中期茶高位运行,结构性炒作与价值投资并存,风险大。

  去杠杆(平价走大货)加杠杆:短期炒作,穿越周期的长期投资

  中期茶、新茶价格倒挂——建精品中期茶仓储良机

  库存堰塞湖→低价去库存→新旧茶价格倒挂→中期茶市场交易火热→再建仓的周期性运动:

  2007年新茶天量库存→2008至2010年新茶低价去库存→2011年至2014年,新茶价格逐年飞涨,多年前的库存新茶已经转化为中期茶,天量中期茶面临巨大的出货需求,市场出现中期茶交易平台帮其出货→2015至2018年,新茶与中期茶价格倒挂,市场追中期茶,造成又一轮全民建仓热→2020年起,新一轮中期茶堰塞湖与低价去库存运动。

(责任编辑:八分斋)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