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许多茶友提出了干仓茶和湿仓茶怎样区分,以及干仓茶与湿仓茶各有什么优点?再结合给茶友鉴茶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感觉有必要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
在进入这个话题之前首先要把干仓与湿仓这个概念搞清楚。所谓干仓,基本上指的就是常年湿度比较低的地区,比如黄河以北、云南大部分地区、西藏、新疆等等。在这些地方储存的普洱茶,我们通常称之为干仓茶。
所谓湿仓茶,通常将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两广、福建等常年湿度比较大的地区储存的普洱茶称为湿仓茶。常年平均湿度低于80%的茶,基本上我们就称为干仓茶,这样划分比较科学一些。
云南也是有湿仓茶的,例如元江、西双版纳的景洪,在那里储存的茶通常也有湿仓味。至于气温和干、湿仓的关系就不是那么大了,比如北京夏天的气温还是非常高的,但在那里储存的普洱茶依旧是干仓茶的特征。因此,干仓与湿仓主要还是与湿度关系比较大。
生茶
在弄清楚干仓与湿仓的概念之后,我们进入今天的主题——干仓与湿仓茶怎样区分以及它们各有什么优点。
首先来看干仓茶,从外表上看,在相同年份或者年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干仓茶会比湿仓茶的颜色浅,当然这是对生茶而言。10年左右的干仓茶的颜色通常呈灰褐色,而相同年份的大部分湿仓茶会呈现出黑褐色。
从茶汤的颜色看,它们也有明显的差别,十年左右的干仓茶,汤色呈金红色,也就是有点玫瑰金的颜色。而湿仓茶多呈现琥珀色,甚至呈浅红色,严重的可呈现类似于中国劲酒的颜色(实在是想不出比较贴切的颜色,才拿劲酒来做一个比对,少喝酒多喝茶啊)。
从香气上来说,十年左右的干仓茶香气比较高,集合度好,而湿仓茶的香气就会弱许多。
从滋味上看,干仓茶因为转化比较慢,苦涩感会比湿仓茶重(在相同品种茶叶下对比)。
从汤的质感上看,湿仓茶的润度、滑度就比干仓茶好许多。说到这,想提一下:普洱熟茶最初的工艺就是发源于广东,是广东茶人发明的水发茶工艺,然后云南的普洱厂家借鉴了此工艺,研发了普洱熟茶,这是历史事实不可否认。我猜想正是基于湿仓茶的特点,广东茶人才发明了水发茶的工艺,也才有我们今天的普洱熟茶。
熟茶
上面说的是生茶的特征,那么熟茶又有什么特点呢?
干仓熟茶的外表呈黄褐色,而湿仓熟茶的外表呈深黑褐色。干仓熟茶的外表比较油亮,而湿仓熟茶的外表比较闷,没有油质感。
从汤色上看湿仓熟茶的颜色较深,但这一点比较难以分辨,干仓熟茶的形状保持得较好,而湿仓茶通常会发泡、发胀,形状看起来比较松散,这一点对于生茶来说是一样的。至于湿仓,无论是生茶还是熟茶部分存在的所谓仓味,那是因为保存不当引起的,保存得好的湿仓茶基本上是喝不出那种仓味的。我们不能将高湿地区储存的茶统统说成有霉菌,这是不对的,也有许多保存很好的,它们的优势也很突出。
干仓茶与湿仓茶各自的优点
近十来年,随着普洱茶的普及以及对存储要求的提高,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在高湿地区也出现了许多保存得好的普洱茶。有的是控制仓库的湿度,也有的安装空调,将湿度和温度保持在一个比较好的范围之内。爱茶之人各有绝招,他们手上储存的许多茶叶不比在干仓状态下存储的差,有的品质甚至还超过了在干仓状态下的。
干仓茶的优势在于香气高,集合度好,无杂味,茶气保持得比较好,就算是经过十年,二十年的储存,它本身的地理特征也能很直接的反应出来,将茶叶的大部分特质能完整的保存下来。缺点就是后期转化慢,变化小,汤水的质感稍不如意。
保存好的所谓湿仓地区的茶,优势在于后期转化快,茶汤的质感柔润,粘稠度高,甜度也不错,令人不适的苦涩味退去的速度快,茶味比较醇厚,和喝老酒有些相似,少了一分烈,多了一些柔,这本来也是普洱茶转化的魅力所在,当然这些都是需要建立在保存得当的基础上。
储存普洱茶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与财力,就像养小孩一样,要精心照料,决不能马虎大意,否则就会全功尽弃。我们看到在广东的爱茶之人,他们对茶发自内心的喜爱,他们也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茶,这是值得我们每个茶友学习的。
(责任编辑:八分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