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一篇文章中介绍了品牌选择、观察外形、分辨汤色、闻干香气、品尝滋味这五个方面的选购方法,我相信大家在选购茶叶的时候,心里必定有了一定的底气,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了。
不过在接下来的如何辨别茶料拼配,茶底辨别、产地挑选,以及茶料来源树种的这几个知识的学习后,我相信大家再也不会遇上“不买悔三天,买了悔三年”这样的窘迫。
一、茶料拼配
选购普洱茶时,总会提到茶料拼配工艺这个话题,它对口味的影响程度仅次于发酵工艺。换言之,就是“纯料”与“拼配”哪个口味更好的问题,二者在市场中的表现各有千秋。有人喜欢纯料的个性,有人喜欢拼配的均衡与稳定,但千万不要盲目的认定“纯料”与“拼配”之间有优劣之分。
“拼配”是一种常用的加工工艺,是用以解决茶叶产量有限的情况下,能达到量产同样品质茶品的方法。拼配工艺中最常见到的有“纯料”、“一口料”、“洒面”和“包芯”这四种,下面我们逐个介绍。
“纯料”
理论上,是采用同一时间在同一棵树上采摘的同一品级的茶青,但要按照这个标准,一棵树的茶青恐怕做不成几饼茶。因此,也有同一个山头不同季节出产的茶放在一起也可以称为纯料。
“一口料”
通常指的是紧压茶的外部和内部使用相同的原料,原料本身可能就是拼配所得。
“洒面”
为了看起来更加美观的目的,自古以来就在普洱茶压制的过程中,把芽头和嫩叶较多的高等级茶料,洒在等级较低的茶料的表面。
“包芯”
如果两面都洒,就变成了包芯,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掩盖原料级别低的事实,有作假的嫌疑。
二、茶底辨别
通过对茶底的辨别,同样能够起到判断普洱茶质量好坏的作用。大多数的情况下,好茶自有好料之相。少数情况下,有可能因为看不见的制作程序或者是仓储错误,导致好料没能成为好茶。
生茶
冲泡后应以油亮润泽的黄绿色为主,叶片形状完整,能够舒展开来,并且叶脉清晰可见,白毫依然明显,手感软柔有弹性的为好。反之,如果是嫩绿或者红褐色,冲泡后无法舒展,破碎甚至有腐烂的叶底,都是不好的或是加工工艺出现问题的表现。
熟茶
熟茶的叶底看得则是普洱茶的发酵程度。叶底为红褐色的为发酵正常的熟茶;叶底为偏绿色的是发酵程度低的表现;对于那种叶底明显黑甚至是碳化的,则是发酵过度不好的茶品。
三、产地挑选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清晰的界定了普洱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范围外的茶叶不属于普洱茶。
对于那种带有传奇色彩的云南原始部落背茶的故事,还是请大家报以保守的态度吧。毕竟普洱茶兴盛了十几年来,加快了茶区经济的发展,基本不存在故事中那样的地方。
四、茶料来源
这里主要提醒的大家是,市场上那些所谓的野生茶产品,从严格定义上讲是炒概念不足信的。
纵观普洱茶历史,自从人类开始采茶、种茶以来,适合品饮的茶种植物已经普遍经过了人类的驯化了。即使不是人工栽培的茶树,经过人类采摘等人工干预的茶树,也都不能称作严格意义上的纯野生茶。
全文结语:
到今天为止,关于如何挑选普洱茶的方法,就全部讲述完毕了。希望大家可以从此以后具有一定的甄别能力,少浪费一点“学费“,从鱼龙混杂的产品中,挑选出质量过硬的一款普洱茶。至于口感方面,一杯茶合不合口,先喝一口就完全可以知道了。
(责任编辑:八分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