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寻访千利休》

2020-03-28 zsdown520  518  收藏  管理

普洱茶

说起茶道电影,《寻访千利休》是我们必推荐给茶友们看的,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看后对“美”“茶”都会有不同的见解。

言归正传,说说千利休。

熟悉日本茶道的茶友应该都知道, 千利休是活跃于16世纪日本的一代茶道名匠,凭借在茶道方面极高的艺术造诣,而被日本人称为茶圣。相当于在中国,茶圣陆羽的地位。

纵然,千利休开创了日本茶道美学,为追求极致美感而名扬天下,不过在这部电影中,更多地是表现了千利休真正想要表达的茶道思想:

“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千利休

为了不要过多地剧透,小韵在这里就省去了一些电影中的剧情来进行佐证了,有兴趣的茶友就去电影里寻找吧。

说完利休,说说日本茶道吧。

冈仓天心在《茶之书》里说: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

在日本传统的审美观念中,残缺之美,或许就是最高的美学境界了吧。

这在我们这部电影中,也可以到处看到这样的美学痕迹。

比如,茶道中使用的茶碗,不论从造型到色彩等,常常可见到不均衡一致的陶瓷品,有的左右不对称,有的是釉没足色,有的更是表面粗糙,每一个独特的“缺陷”之处都会成为茶人反复触摸、回味的特别之处。

比如,千利休最终的结局。

当然,在这部电影中,我们也不止单单看到千利休的人生和日本的茶道美学了。

千利休的人生,包括利休这个名字当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有许多的东方哲学思想在里头。

利为尖锐刀剑之物,利休之意,就是时刻训导自己不要太锋芒毕露。这与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谦受益、满招损”也是一脉相承的。

这一哲学思想也由始至终、或主动或被动地贯穿着千利休的整个人生,让这部电影有着跌宕起伏的剧情表现,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千利休,而不是一个圣人。

最后,在1591年4月21日这天,暴雨浸淫下的京都,某座并不起眼的宅邸内,这位一代名流的人生走向了尽头。

而这一画面,正是整部电影的开始,由此倒叙开始了千利休的人生。

(责任编辑:八分斋)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