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的现状与未来(二):茶艺需要标准吗?

2020-03-28 zsdown520  493  收藏  管理

昨天,我们详细梳理了茶艺这一概念的历史沿革,并明确了当代茶艺是一门生活艺术而非表演艺术:茶艺的现状与未来(一):茶艺究竟是什么?

但不论生活艺术还是表演艺术,都脱不开艺术二字。

而部分大众对艺术抱有错误的理解:“艺术有什么标准?好看就行。有了标准反而限制了艺术的自由表达。”或许正是将这种错误的艺术理解迁移到茶艺之上,才有了令人啼笑皆非的观点:茶艺不需要标准。

然而真实的情况却是,艺术实践有极严格的标准。毕加索在开创现代艺术前和所有的美术生一样,画过无数的素描;

朗朗在成为国际级钢琴演奏大师前和所有练琴的孩子一样,训练过长时间的指法。所有送孩子去学艺术的家长都知道,艺术远比想象的要辛苦。

艺术并非没有标准,那些看似离经叛道的另类作品实则是长年坚持标准训练后的升华。那么,茶艺又怎能拒绝标准呢?

今天,我们就来就来讨论茶艺的标准问题。

茶艺行业有现行标准吗?

茶艺行业当然是有标准的。

1999年茶艺师这一职业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后,全国范围内的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紧密合作,用意志力、耐力完成了这场标准制定的马拉松,终于在2002年11月8日颁布了《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

这份标准的制定可谓难度空前,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当时的标准制定者只能从中国的实际、从茶艺的实际出发,但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指导与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参与下,仍然高水准地完成了这份标准。

在国家标准之外,同样有不少茶艺著作如蔡荣章教授的《茶道入门三篇》《茶道入门——泡茶篇》

童启庆教授的《习茶》《生活茶艺》

丁以寿教授的《中华茶艺》等等

众多专家学者潜心研究的著作与标准,为当代茶艺奠定了基础,称之为茶艺从业者的必读书籍也不为过。

茶艺的标准建设太多、太过了吗?

“茶艺不需要标准”论点的一个典型观点是:我国茶叶有六大类,几千个品种,又需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品茶者,如何可能建立标准?

这种用差异化否定标准的意义的观点,实质上是一种思维的懒惰。

首先我们需要指出,茶艺的冲泡标准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一刀切,而是针对不同茶叶的具体冲泡标准。此外,产品越是丰富,越是需要建立起多样而完备的冲泡标准,正是对这些标准的掌握,使得茶艺师区别于普通的茶爱好者,使得茶艺师的价值得到体现。

应该说:标准更像是茶艺师的看家法宝而非枷锁。而不同品茶者的不同需求也并非无迹可寻,老茶客好醇厚,可以适当提高水温、加大投茶量,新人则可反之,这需要的是茶艺从业者的长期的经验积累与积淀,是在标准之上的应变。

只有当茶艺师能游刃有余地掌握冲泡标准,才能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升华泡茶之艺,献上属于自己的“神来之笔”,而那些连走路都还没学会便急着起飞的作品,我们只能送上衷心的告诫“切勿不自量力”。

可惜的是,正如著名茶人余悦研究员在关于当代茶艺的“晓起约架”中所言:“从事茶艺行业的人有多少人读过关于茶艺与茶艺师的行业标准和要求?又有多少人还记得这些标准?”茶艺行业的混乱并非是因为标准多、标准无用,而是行业从业者良莠不齐,在迅速地拿了本本以后就把国家茶艺师教材中规定的“硬杠杠”丢在一旁。

茶艺的标准建设需要市场的推动

对于茶艺的未来,我们并不必杞人忧天,也无需动辄就迁怒古人,将现状的混乱加诸于所谓“定性思维”等民族性。我们应当看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中华民族强大的学习能力。实际上,在我国对外开放的短短四十年内,我们就看到中国诸多科技的重大攻关、中国IT的崛起,甚至就在茶业领域内部,我们也能看到茶业审评的飞速进步。

标准的茶叶审评现已成为茶叶生产加工领域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评价系统和评分标准在各个茶企和教育科研机构迅速普及,使茶叶有了明确的分级制度,成为产品在营销时重要的分级依据,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和采纳。

因此,我们有了分析问题的更好视角:茶叶审评与茶艺的标准建设,其实就是前后脚的事,但茶叶审评的标准为何能迅速普及而茶艺标准却被冷落?

答案是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敦促企业规范自身的产品品质,故而推动了茶叶审评的发展。与之相较,茶艺并没有如此巨大的市场推动力,以茶为主体的服务业发展长期停滞,以至于不少茶艺师把茶艺作为副业而将卖茶作为主业,而部分茶艺师则“剑走偏锋”,四处走穴以卖艺为生,试问这样的现状又如何可能推动茶艺的标准建设?这样的现状也必然使得茶艺“群魔乱舞”。

因此,发展茶艺并不能仅停留在培训上,不能仅停留在各类大赛上,而应当大力发展以茶为主体的服务业,让茶艺经受广大消费者的考验,市场自然能大浪淘沙、去芜存菁,将优秀的茶艺推向大众的视野。

(责任编辑:八分斋)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