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为食物无异米盐

2020-03-28 zsdown520  491  收藏  管理
普洱茶

在人类的文明生活中,茶叶既是一种饮料,也是一种食材。所以把茶叶吃进嘴里,并算不上原始落后。今天用茶叶煮粥依然通行。姑且不说西藏和蒙古人民的奶茶,就是我们用茶叶炒的虾仁、鸡蛋,用茶叶做的凉皮锅盔,还有茶香排骨,都是一种茶叶的食用方法。我国西南及东南亚国家,又把茶叶腌制,做成凉菜,也是吃茶。客家人的擂茶,苗族瑶族的油茶,陕西略阳的罐罐茶,也是一种“茗粥”。唐朝储光羲的这首诗,是茗粥的最早记载。

【吃茗粥作】

储光羲

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

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衣。

数片远云度,曾不蔽炎晖。

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

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

储光羲,兖州(辖境在今山东)人,开元进士,曾任监察御史。这首茶诗反映了中唐之初,以茶作粥的吃法非常普遍。“淹留膳茶粥,共我饮蕨薇”,蕨和薇是两种野菜,嫩叶可食,常见于古诗,时为“贫者之食”。储光羲将茶与其它食物混煮成稠状,以此充饥,却饮以蕨薇汤液。显然,茶叶在唐以前,仅作食用,茶菜而已,与饮料无关。诗人在京都做官,还喜吃茗粥,毫不奇怪,因为开元年间陆羽首创的煎茶法尚未得到全面推广。这也反映了我国茶俗的多样性。

茗粥,又叫茶粥。唐代起就有"茗粥"的说法,茶粥有两种意思,一是“煮制的浓茶,因其表面凝结成一层似粥膜样的薄膜而称之为茶粥”,二是以茶汁煮成的粥。这首诗指后者。

茶叶虾仁,来一口?

赤炎的红轮正当空,照得寂靜的山野到处是一派灼人的炎热,连山林中的鸟雀也都懶得飞,静静地躲在树林里避暑。在這样炎热的季节里,诗人想起山中的好友家有一棵高大的梧桐可以遮遮阴,避避暑。何以消夏解暑?在友人家里逗留了许久,吃用茶叶煮的米粥,並佐以野菜,等到夕阳西下时,暑气渐消,再悠闲地回家去。這是一种何等逍遥的闲情逸致啊!

作者在仕宦不得意的时候,隐居在終南山別业,終日与山川、草木、鸟雀作伴,怡情于山水田园之间。暑气炎热,但这似乎丝毫无损他的雅兴。擷取几枚茶叶,放入锅中,和粥共煮,让茶香和米香共融,這是种十分原始的吃茶方法。唐•杨华《膳夫经手录》有载:“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

茶叶汤圆,来一口?

可见,晋宋以來,茗粥在民间就是广为流传的“私房菜”,再搭配野蕨菜、野豌豆几个小菜,好不愜意!可以想像,此時,日暮時分,暑氣也漸漸褪去了,儲光羲在吃了茗粥之後,應該是满口生津,把衣服披在肩上,哼著歌儿,悠然自得地回到“敝庐”。这里的“敝庐”,便是诗人位于終南山的別业。王维曾這样描摹終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如此峻拔秀丽的終南山,云雾缭绕、烟云灭减有如仙境,无疑使儲光羲身上沾染了一股“道骨仙风”之气,使他能“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这与“兴來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之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唐•王维《終南山別业》)。远离俗世喧囂,远离阿谀我诈的官场,洗净铅华,步入清新的大自然,“宠辱皆忘”,这是种何等高尚的节操和清逸恬淡的品格,不也正是茶圣陆鸿渐所言 “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的最好注脚么?

茶叶面皮,来一口?

茶粥的出处最早见于西晋傅咸的《司隶教》。曰:“闻南市有蜀妪,作茶粥卖之,廉事毀其长物,使无为。卖饼于市而禁茶粥,以困老姥,独何哉?”陆羽的《茶经》和虞世南的《北堂书钞》,都引述了这段“蜀妪茶粥”的故事,虽文字略有不同,但意思一样:听说南市有个四川老太太,常常熬些茶粥来卖,城管部门(廉事)砸了她卖茶粥用的锅碗瓢盆,老太太当然是斗不过政府的,茶粥卖不成就改卖饼了。傅咸同情这位老妪,仗义执言,责问:为什么要为难老妇,禁止她卖茶粥呢?

茶叶瘦肉鱼滑皮蛋粥,来一口?

王维和储光羲是老朋友,我们从王维这首《待储光羲不至》便可知晓两人的情谊:“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诗人王维也写过一首《赠吴官》,其中两句:“长安客舍热如煮,无个茗糜难御暑。”可见在唐代的长安,煮的烂烂的茗粥是纳暑尤物啊。

【赠吴官】

王维

长安客舍热如煮,无个茗糜难御暑。

空摇白团其谛苦,欲向缥囊还归旅。

江乡鲭鲊不寄来,秦人汤饼那堪许。

不如侬家任挑达,草屩捞虾富春渚。

吴官指吴地来长安做官的人。三伏天长安热的像闷笼,这个人在长安生活很不习惯,客栈没有茶粥降暑,也没家乡的鱼干解馋,整天像秦人吃面条,叫他如何受得了?他都想打铺盖卷回家了。王维打趣的对朋友说,你随便挑个有水有草的地方捞虾,都能成为村里的富户了。

本文节选自《始翠山,诗词发现陕茶之美》

(责任编辑:八分斋)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