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一开始就是泡着喝的吗?唐朝人告诉你什么是吃茶,茶叶美食

2020-03-28 zsdown520  820  收藏  管理

说起茶叶,大家都知道是用来冲泡饮用的,为此还多了一门茶道。但其实茶叶发展之初是用来煮着吃的,还可以加葱姜蒜等调料。

茶叶起初兴盛于唐朝宫廷,唐式宫廷茶礼程序繁多,分为礼佛、净手、焚香、备器、放盐、置料、投茶、煮茶、分茶、敬茶、闻茶、吃茶、谢茶等13个步骤,后来,茶叶才逐渐从皇宫内院走入寻常百姓家。

但唐人饮茶方法与今人不同,唐人吃的是“饼团茶”,先把生叶做成茶饼,焙干收藏,吃的时候再把茶饼碾成茶粉,放在锅中烹煮,并在汤中加盐调成咸味,帝王家烹茶还要加点胡椒粉(或花椒粉),以增香味,谓之“吃茶”。陆羽在《茶经》中还记载了另一种“吃茶”:将茶与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熬成粥吃,这在唐代也很流行。

其实这种吃法和现代的擂茶很像,擂茶,又名三生汤,主要流传于广东、桃江、常德等地,其中又在在汕尾市地区最为盛行。起于汉、盛于明清。擂茶一般都用大米、花生、芝麻、绿豆、食盐、茶叶、山苍子、生姜等为原料,用擂钵捣烂成糊状,冲开水和匀,加上炒米,清香可口。

据说擂茶还有解毒的功效,既可作食用,又可作药用;既可解渴,又可充饥。除此之外,还有桃江擂茶、土家擂茶、客家擂茶等等,都极具各自的特色。如果有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这些地方体验一下。

(责任编辑:八分斋)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