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高密年画中的“粉脸”

2020-04-22 zsdown520  1315  收藏  管理
山东高密扑灰年画(手绘年画)在处理人物面部时,有一道很独特的工序,民间艺人称之为“粉脸”,即在人物脸的部位,先粉一张洁白的脸型,然后勾画“眉眼”等五官,再敷彩、涂明油。画中人物经过精心粉饰的一张脸,在诸多色彩中,分外夺目,如“出水芙蓉”一般,人见人爱,相视之下,有时还会产生错觉,疑为画中人物的脸儿在晃动,真是妙不可言(扑灰年画,穆桂英挂帅,现藏高密市博物馆)。此种处理手法,缘起于何方画系,尚无法考证,但它迎合了农村广大群众的审美心理,却是不争的事实。所谓“一白遮十丑”,“白”即“美”,乃家常的惯语,用“白白净净”形容人长得既好看又精神,用“白白胖胖”形容人长得很有福相,总之,“白”这个字意在旧时人们的心目中近乎完美。

把人们眼中理想的标准,搬到画面上去,是民间艺人绝顶聪明之处,这样才会投众人所好,讨得好口彩,让年画卖上好价。再一个原因,可能是考虑到室内张贴效果,过去高密农村房屋盖得都很低矮,前后窗开得很小,窗户是用一条条木棂横竖相嵌而成,天冷的时候,还要在上面糊上一层或两层的白纸,室内光线相对来说比较暗淡,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年画的色彩再火爆,也难形成鲜明对照,所以民间艺人根据实际情况,在人物最主要部位大胆施以洁白的色块,使之显得突出、明亮,有鲜活感,这是任何民间年画中所见不到的。此道工序,备受当地扑灰年画艺人看重,绘制时必强调,一要“细心”,二要“巧画”,容不得半点马虎。一块洁白的脸型,变化多端,放在老人的脸上,透着慈祥,放在姑娘媳妇的脸上,透着妩媚,放在儿童的脸上,透着天真和烂漫,难怪艺人们将具视为看家的本领,勤磨苦练,关爱有加。就连当地专事雕刻半印半画线版的工匠,也非常尊重他们的意愿,专门刻制一些无人物面部轮廓的线版,供他们使用,如图二,半印半画,发财还家线版(现藏高密市博物馆)。该版长49.3厘米,宽48.6厘米,图纹中亭阁护栏、摇钱树、马匹、小推车等,布置的满满当当,穿插其间的几个人物所占体积较小,在如此小的空间,刻版工匠也没忘记为扑灰年画艺人留出展示才华的一席之地,其良苦用心可见一斑。把画中人物的一张脸儿,推崇到这么个程度,在全国,恐怕打着灯笼也难找到第二家,这或许就是高密年画魅力之据吧。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