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装裱中的“苏裱”(二)

2020-04-23 zsdown520  1335  收藏  管理
配色是书画装裱中的重中之重,配色的目的在于突出画意,渲染烘托画面的气氛,从而得到艺术上的享受。否则就会破坏或冲淡书画作品的感染力,降低作品的观赏价值,使作品丧失其生命力。“苏裱”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在用色、配料中给人以清新、典雅、稳重大方之感。如我们在装裱著名书画家赖少其的作品时,由于山水作品大都是用大写意黑墨绘成,很少用颜料,整幅作品墨色较重,而无画意的地方显得特别的白。因此我们在装裱前首先将作品进行了做旧,在用料的配色上,选用耿绢染成的“影白色”装裱而成。画幅较短的作品,隔水用影白色耿绢挖嵌,天地头用较深的湖色装裱成。裱好的作品,山水气势雄伟,古朴大方、素净淡雅。又如我们在装裱著名画家范曾个人画展的作品时,因作品大都是以画古代人物为主,张幅大且宽大于长。我们在装裱配色上,选用以旧米色绫为主、采用“宣和装”,并加“锦牙”点缀,突出了画意的古色古香之气,整个环境气氛与画面意境浑然一体,使范曾的作品更加亮丽。所以说装裱这门特殊的技艺,它不仅需要高超的技巧、缜密的心思,还需要一定的艺术领悟和判断力。可以说,一副装裱作品格调的高低,直接取决于装裱师的审美素养。这一点,正是“装裱师”与“装裱匠”的区别。

三、平挺柔软、裱工精佳

这是苏裱艺术之所以驰名四海最重要的一大特点。它对书画作品的延年益寿,及作品的美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装裱材料和装裱技术上等多种原因,造成裱件不同程度地存在不挺直或凹凸不平的现象,严重的呈荷叶状、瓦形状的翘、窝等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关键是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正确的选择使用宣纸。宣纸是字画装裱中最重要的材料,宣纸的品种繁多,有厚薄不匀、大小不一,渗水后的伸缩性也不一,有机制纸和手工纸之分等。装裱字画的宣纸应选用安徽泾县生产的红旗、红星牌中的棉料宣纸。它的优点是纯白、细密、均匀、纸薄、量轻,韧而能润,光而不滑,薄而能坚,厚而不腻,色白如霜,经久不变。总之是取其纤维长,柔韧,有益书画的寿命即可。另外在装裱中要合理的使用宣纸,如覆背时,两层覆背纸的横竖帘纹要交叉错开,宣纸的接缝要越细越好,古人有“接缝似线”之说。

2、合理的调制浆糊。浆糊是装裱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粘合剂,浆糊的制作与运用,在书画装裱中占据着十分显著的位置,尤其是浆糊对于装裱质量、裱件的平挺柔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在制作浆糊时要严格掌握面粉与明矾的比例,明矾太多,裱件的质地就会变脆,收卷后易出现横断纹路,制出的新浆热浆,需凉透之后再使用。浆糊的应用,集中在托心、托料、覆背、以及镶画的工序中。工序的不同,用浆的厚薄也不尽相同。托绫绢料和镶画时的用浆,一般正常气候,是以用浆棍挑起浆糊,浆糊连续下滴为标准。托心、覆背时用浆切不可稠,用排笔蘸浆水,浆水连续下滴在大红裱画台上,以浆水呈淡米汤状为标准。古人有“良工用糊如水”之说,纸与纸之间的粘合不是全靠浆糊起作用,关键是要稀浆重刷,暗取巧劲。就象我父亲常常教导的那样:刷纸时,一定要把纸刷出“汗”来。这是裱件平展之关键所在,也可以从中检验一个装裱师的技术水准。浆糊的调制还要根据气候和天气的变化而适当调稠和稀释,干燥天和晴天水分易蒸发、干的快,浆糊调制应略稀一点,反之阴雨天就要略稠一些。

3、严格把握气候对纸料造成的伸缩性。造成裱件不平的主要因素除了纸和浆外,气候是个非常敏感的问题。装裱所用纸张与绫绢,都是有机纤维制品,具有很大的吸湿性,随着湿度不同,它们的收缩程度也不同。所以字画的装裱最佳时机应选在春天温和及秋季凉爽之时,此时天高气爽,干湿度相对稳定,裱件上墙能干透,下墙也不会造成绷裂。为了使一件裱件的画心与镶料的伸缩程度一致,镶料和画心要同时上墙和下墙,一幅作品的镶料横竖丝要尽量统一。画幅上墙时要平服端正,在墙上期间最好经历阴、雨、晴等多种气候的考验。下墙应选择晴好天气的下午。此外,镶画时镶料与画心松紧要保持一致,不可拉的太紧太松,更不能强拉硬凑。砑画时要用力均匀,砑全、砑到,使接口、镶缝、卷边处与画幅平软如一,并要求磨好一遍后将画幅掉头再磨一遍。以达到裱件的两边受力均匀,松紧一致。天地杆切忌潮湿、弯曲、粗细不匀,最好选用不易变形、无油的杉木或东北松等材质较松的木料制成。装杆时要平整,不可歪斜。

总之,字画装裱的工序繁多,因每道工序都是环环紧扣,这就要求我们在装裱过程中必须做到一丝不苟,认真对待,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研究和继承是为了更好的创新,只有不断的“推陈”,才能更好的“出新”。

我们既不提倡学传统泥古而不化,把传统作为金科玉律和纯技术去继承;也不赞成不要传统而一味追求“新”和“奇”。如果把古代装裱的优良传统和现代科学技术完善地结合起来,书画装裱技艺就会产生质的飞跃。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文物保护事业的高度重视,装裱工作受到了大力扶植,焕发出新的生机,装裱技术人员日益增多。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给装裱师们又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我认为作为装裱这门独特的工艺艺术,应该有一个全国性的机构,负责组织技术交流,理论研讨,并制定出今后传统文物修复规范标准。各流派之间也可从理论上进行探讨,技术上进行探索和交流,同时注意吸收他派之长,弥补自身之不足。从而使装裱这门艺术能焕发青春,服务于社会和人民,使装裱事业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