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的分类、形式和创作方法

2020-04-23 zsdown520  2169  收藏  管理
木雕,由于其应用及装饰的范围广泛,表现形式的多样以及雕刻的木材质地的不同,所以它分出许多类型。

  从应用及装饰的范围来讲,可分为建筑雕刻、家具雕刻,陈设工艺品雕刻三大类。 从表现形式来分,有镂空雕刻、浮雕、浅雕、立体圆雕、镂空贴花等。 因木材质地的不同,又分硬质木雕与软质木雕两大类。下面逐一介绍其表现形式,并讨论它们的应用及装饰意义。

  1、建筑雕刻

  这里讲的建筑雕刻是指建筑的木雕装饰。木雕艺术用于建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的古建筑(包括园林、寺庙、宫殿等)的木雕装饰,在世界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自1980年“香山邦”为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设计安装的“明轩”竣工后,中国园林古建筑更为世界各国人士所向往,中国园林热已逐渐在海外形成。

  特别是用木雕装饰古建筑,如雕梁画栋,雕饰门楣、屋椽、窗格、栏杆、飞罩挂络等,所具有的古朴典雅、富丽华贵之格调,更显示出木雕艺术在古建筑(或仿古建筑)中所独具的装饰作用。今天,随着人类旅游事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精神和物质文明的需求的不断提高,利用木雕艺术装饰的古建筑(或现代仿古建筑),更具有游览、观赏、学习、借鉴和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丰富艺术修养等现实意义。

  适用于古建筑的木雕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浮雕、镂空雕刻、立体圆雕和浅雕四种。

  2、家具雕刻

  这里的家具,指的是木制家具。雕刻家具可以说是应用木雕艺术最广泛的一种大型的实用艺术品。 用木雕艺术装饰的家具,具有古朴、典雅的风味。我国出口的艺术雕刻家具和红木雕刻家具古拙秀雅,雕刻精细,具有独特的东方民族风格。江苏、浙江、湖南、江西、福建、广东、上海、北京等地都流行家具雕刻,台湾省的红木雕刻家具也很有特色。 我国绝大多数的古典园林里都陈列着雕刻家具,尤其是苏州园林里陈设的那些名贵家具如台、凳、桌、椅、榻、几、案、屏风等,无木雕刻着精美、秀雅的图案花纹,深受国外游客的赞赏。

  3、工艺品雕刻

  这里的工艺品是指木雕工艺品,即以高度娴熟、精致的工艺技术与具有民族特色的典型艺术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品。分纯观赏性的木雕陈设工艺品和木雕实用工艺品两类。木雕陈设工艺品就是陈列、摆设于柜、窗、台、几、案架之上,供人欣赏的小型的、单独的艺术品,起到点缀与美化环境、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属于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范畴。现代的木雕陈设工艺品注重时代性、人民性,表现题材内容广泛,有花卉、飞禽、走兽、仕女等。还有人体艺术作品、木雕实用工艺品,它指利用木雕工艺装饰的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品,又可分木制品木雕装饰和其他工艺品的木雕装饰两类。木制品木雕装饰工艺品比较多,如落地灯、壁灯、漆器屏风、木刻屏风、镜架、笔筒、木刻钟座等。用木雕装饰其他工艺品的范围就更广泛了,如几、座、案、架。配制装饰的对象很多,如玉器、牙雕、景泰蓝、花瓶、花盆、玛瑙、翡翠、珠宝首饰、瓷器等等。这些艺术品配以木雕烘托了主体,丰富了整体,增加了艺术魅力。

  木雕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二种,一种是“独立式”一种是“依附式”。前者是指可以用来自由放置,并且从任何方向任何角度都能看见的所谓三维空间艺术的圆雕而言,通常是被作为室内的陈设品或案头摆件。后者是指用于装饰建筑物室内墙面或门窗等固定空间的浮雕而言。这类浮雕通常采用高、低、镂、透、通等多种手法来表现。雕像略微突出的称作低浮雕;雕像在底面上十分突出的称作高浮雕;浮雕的周围被镂空使雕像如剪纸般显出清晰的影象效果被称为镂空雕;雕像的构图层次多,一层一层雕进去,除了最后的背景,前面部分与底面没有关系的又被称为透通雕。透通雕的特点主要融合各种雕法在一个画面上,是表现多层次的作微俯立体型的全面镂空雕刻,作品有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主要用于传统的古建筑木雕装饰上,如广东的金漆木雕就是把人物山水、翎毛花卉、走兽虫鱼和各种图案集中在一个画面上,并以“之”形与“S”形的径路来区分不同的情节和场面,镂通层次一般在二至六层,雕工细致已近于牙雕,层次丰富,立体感强,在狭小的面积上,表现出广阔的空间。也有一些浮雕本身就是独立的艺术品,可根据环境需要自由配置,亦属装饰性的壁挂或屏风等。

  木雕的创作方法有三种:一种是面对一块比较普通,没有什么特殊形状的圆木、方木或是有规格的板材时(即经过人为的去绺去脏,将木料加工成有规则的料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我们可以比较自由的去选择雕刻的内容与主题,然后再用大量的切削雕凿去实现最终的艺术效果。这种方法看似简单,但也是受到一定的约束,由于木材的结构是由纤维组成,它的易断易裂要求我们在创作构图上强调整体性、牢固性。一般来讲,艺术木雕不讲究拼接,否则就失去了木雕的特征。要在一段原木上做文章,就得避免张牙舞爪的动势,就要舍弃支离破碎的细节。为了突出木材的肌理,表现美丽的木纹,造型体积就不易太小太多,要作大块大面状,追求浑然一体的效果。

  第二种方法是随形就像,既“顺其自然”地依据材料本身特有的天然形状或纹理方向,凭感觉和想象赋予这块材料以特定的形象,巧加雕凿后便使其形象释放出来。所谓七分天成,三分雕刻。这种方法也叫“巧雕”,其 构思过程比实际雕刻的时间应更多,而其中的乐趣亦无穷。“巧雕”是一种适形造型,也就是它要适应某种条件,这种条件是一种限制或是约束,似乎也给作者造成麻烦,然而往往受局限的东西反倒会成为形成其艺术特点的决定因素,这种因素能予朽木以神奇。有的玉石雕刻之所以宝贵,就是体现在作者是以量形取材,因材施艺的方法,创造了绝妙佳品。

  自然给我们以许多启示,有的材料拥有一个不寻常的特征明显的外形,对你的想象或灵感有直接启发;有的则不太明显,需要深思熟虑,苦思冥想;而变化多端的木纹又常常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好或不好的因素;有些木料的“残片碎块”不规则形状也能引发我们联想起某种形象的存在。因而许多雕刻家经常把一些“奇形怪状”的木头搜集起来长久地摆放在周围,时常琢磨和推敲,一旦考虑成熟便拿起刻刀,欲罢不能。当然作品的成功与否常常取决于一念之差,“真所谓,千刀万凿雕出来,一处不顺付东流。” 这与作音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技巧密切相关。

  木雕创作的第三种方法是完全摆脱原始材料的形态属性,用人工或机械堆迭粘合的方法,使大大小小的木块木片按设计意图拼制成大致的形状与厚度,然后再进行雕凿。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它能随意增加木头的体积,大大减少切削木料的功夫,节省大块原木。假如是用不同颜色的木料堆迭粘合起来,呈木头形状的“三明治”,其木材外表经过雕制,会显现出清晰美妙的装饰性木纹,使作品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有些雕刻家还经常在雕刻物的任何部位增加想要增加的木料,他们用组合粘接的方法,以期望扩大木雕的比例和形状。还有一些雕刻家在运用木材创作时更加独出心裁,别具一格,他们把种在花园里的树木原地不动的雕刻成作品,有的还为它们加枝添叶,因势度形,创造出与自然同呼吸共生存的木雕艺术品。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