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雕印章上鉴识“银包金”

2020-04-23 zsdown520  1103  收藏  管理

田石是出产于福建寿山溪流中和水田地底下的古沙层中,俗称“田坑”。其品种除田黄为大宗外,还有比较少见的如红田、白田、银包金、银包翠、金包银、乌鸦皮等多个品种。

所谓“银包金”,即外表包裹着薄薄的一层浅色白皮,肌里仍为黄颜色的田坑石。田黄是寿山石中的瑰宝,素有“石帝”的尊号。常言道,“黄金易得,田黄难求”。而“银包金”的产量据说仅有田黄的几十分之一,其珍稀程度可想而知了。

这枚“银包金”亦为随形掘石,高10厘米,重量达800克。田黄一般是按克、两计算的,按现在的标准,50克(一两)以上即为成型田黄了。可以想像,800克对于田黄是个什么概念,况且还是田坑中罕有的“银包金”。另外,此方印章不仅仅是单纯的大、份量重,且质地、颜色、雕琢、篆技均有其独到之处。现分述如下,以和读者同好共赏之。

其一,此方印石的生成形体好,长、宽、厚比例协调,看上去饱满、浑圆,状似一直立的馒头。用手触之,极其细腻、温润,犹如婴儿肌肤、剥了壳的熟鸡蛋。而且其颜色正、色差明显,外裹的“银”皮雪白耀眼,肌里的“金”色灿烂夺目。透光细看,丝丝红筋隐隐浮现,萝卜纹密布其间。几条不规则的格络,色淡而浅显,田坑特征毕现无遗。

其二,此方印章随形而琢,雕艺精湛。题材取自明清文人热衷表现的幽雅之山水诗境、平和娴静的人物氛围。整个画面浮雕山水巨石、古木苍松。在险峻的山岩和峥嵘的硝壁间,祥云朵朵、缓缓游动,几只仙鹤在云中翩翩起舞;一帘瀑布从高处直泻而下,穿桥过涧;丘间林下,一老一小正相对低语,眼中露出喜悦和安详。岩下溪中,一渔翁正撑着一叶小舟,荡开一池清碧的潭水……整幅画面恬静悠闲,层次感强,极富山野情趣和生活气息。

其三,此印为清代名士所镌。印面文字为“君不见,管鲍贫时克此道,今人弃如土”。旁题行书小字款“辛亥之秋胡良铨刻”。查《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获知,“胡良铨,字衡甫,安徽绩溪人”。胡氏虽算不上篆界大家,但此印功力却不可小觑。观此细线朱文,布局合理妥贴,极具匠心,用刀劲健挺拔,隽秀精美,绝不是一般的俗手所能为。印面文字内容则借春秋时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友谊道德典故有感而发,对作者当时世风的喟叹,寓意深邃,富含哲理。胡良铨为笔者乡梓中人,除此“银包金”印外,且尚藏有胡氏刻印十几方,俱稳妥大方、秀逸而有法度。此印作于辛亥年,即公元1911年,应是胡良铨晚年成熟时作品无疑。

此方印章为名石、佳构、名刻集于一身,实为难得。然而,尤值得一提且令人心仪的还是此印的“银包金”材质。如此硕大而娇美、颜色浓艳之“银包金”,也就仅此一件。在和众多藏玩古印章同道接触交流以及查阅了一些文献资料后,亦未曾见过这么大的田坑“银包金”,真不愧为大自然的造化神奇,堪称一绝。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