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而好儒”是古代徽商的一大特色。明清以降,在浓厚的儒学氛围中,有许多徽商亦贾亦儒或是“儒、仕、商”三位一体,他们在书画、金石篆刻、医学等诸多领域都建树颇多,成为古代徽州文化的一大特色。而徽州商人与徽州文化的关系,也成了当今徽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近年在整理古籍时曾发现一件清道光时黟县西递村徽商印人的篆刻印集。虽其人其谱在印学上未载,但审其篆法、刀法,堪与名家比肩,称得上是徽派篆刻艺术的一件珍贵遗存。
这部徽商印人的印集为清朝道光年间黟县西递(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徽商胡定信自镌的《舫居存印》。胡定信,字谨斋,清道光年间人,生卒年月不详,自镌有“古黟逸士”、“古黟明经胡定信印”、“谨斋”数枚名号印。是部印集的序言、目录、题赠均采用木板雕印,板框15×9.5厘米,分成二册装订。封面墨书“谨斋先生金石真迹”,卷首依次为“舫居存印序”、“友人题赠”、“舫居存印总目”。序言署款为“道光二十三年孟春愚弟胡文铨谨叙于拜石山房”。序称:“……族兄谨斋数龄即失学服贾,暇时颇以涉猎文史自娱,间问字于名流,久遂工为韵语,积集数卷,虽得力于友朋之切磋,抑本原于天资之警悟也。出其绪余好为摹印,计生平所作,不下千百方。今老矣,犹能于小石上作蝇头细篆数十字,分行布白宽绰有余,足徵其目力、腕过人外,廖引余为知己,并欲余为订其不乘古法者,集成一帙就正方家……”。“友人题赠”部分汇集了“学师薛石樵老夫子”、“星江施秀亭先生”、“家斗山弟”、“家伯臣弟”四篇题赠骈文、诗词。这些题赠称印集“古意盎然,非俗手可及”、“字势多盘屈,有同百炼铜”、“龙跳虎卧螭盘古,凤泊鸾飘鸟迹横”,颇多溢美之词。“舫居存印总目”下题“古黟胡定信谨斋”。列“成语间印五十二方”、“陶集佳句三十二方”、“陋室铭文一十六方”、“姓名引首二十四方”,共收印一百二十四方,印集所收印全部都是原印朱色钤盖。
此件印集收印总数为一百余方,虽称不上鸿篇巨制,但百余方印的样式包罗万象。秦汉大白文,元明玉箸朱文,朱白相间,半白半朱,诸形皆备。印文也是大、小篆书、钟鼎金文、古币文、鸟虫书,六体俱全。几乎涵盖了古代治印的全部样式。在篆刻上,朱文线条工致精整,气韵流畅。白文是端庄谨严,光洁研丽。篆法结体与整体布置妥帖入微,印集中大量的多字印,十分讲究字与字之间的燥润映衬,款侧错落,在印面的整体布置上显现了作者“法度”上的成熟。综观印风,作者总体师法的是汪关的“师以汉法”,以“文雅、平和、清丽”取胜的风格。尤为难得的是,在印集中有一方印,作者以阳刻手法,将汉碑书入印,别有一种风采, 这在当时的印学界,不失为一种创新的突破。
黟县是近代篆刻史上“黟山派”的发源地。这部印集的 主人与“黟山派”的宗师黄士陵邻村而居(黄士陵为黟县黄材人),生活的年代也要比黄士陵早半个多世纪。虽然由于缺乏资料,我们对印集的主人曾否入仕过,(印集中姓名引首印部分有一方“钦赐翰林院检讨”印)以及其与后来形成的以黄士陵为领军的“黟山派”印人团体有何渊源关系,都尚待进一步考证。但从这部印集中我们可以看到,早在“黟山派”形成的几十年前,在同一块士地上,一位平平常常的徽州商人的业作之作就有如此高的艺术造诣,就是以从一个侧面证实徽州文化基础之广泛,底蕴之深厚。那么其后在这块土地上能出现黄士陵这样的一代篆刻大师,自然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应得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