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是按什么来分类的--茶叶分类标准新探讨

2020-03-12 zsdown520  555  收藏  管理
普洱茶

现行的茶叶分类标准有两个,一个是茶学院校教科书中的划分,这是由已故茶学大家安徽农业大学陈椽教授主导的六大茶类划分方法;另外一个是行政部门的划分方法,这是由国家质检总局主导的七大茶类划分方法。茶学院校的六大茶类划分方法,将茶叶划分为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这种划分的方法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行政部门的七大茶类划分方法,将茶叶划分为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和再加工茶类,这种划分方法是行政监督执法的依据。无论是六大茶类还是七大茶类,都将普洱茶列入黑茶类,由此引发了关于普洱茶学科定位和茶叶分类标准的探讨。

2015年,9月22日,昆明创建世界茶树原产地博物馆暨普洱茶学科地位高峰论坛期间,专门发起了一个 “普洱茶不是黑茶”的倡议,苏芳华先生、周红杰 教授等众多的专家和学者都签名支持。倡议归倡议,无论是修改现行教科书六大茶类,或者是现行行政部门七大茶类,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够做到的,不管是否情愿,只要没有最终修改成功,普洱茶仍然隶属于黑茶类。

普洱茶的学科定位在行业间的争论已久,至今仍未尘埃落定,原本是学术上探讨的话题,如今正在向行业内外传导。厘清普洱茶现在的学科定位,有助于看清楚未来普洱茶乃至茶叶分类的走向。

我们仅以行政部门制定的茶叶分类国家标准进行探讨,这具有现实的意义。作为行政执法的依据,对此理解不透彻,普洱茶经营者有可能遭到来自行政部门的处罚。2014年6月9日发布,2014年 10月27日实施的茶叶分类国家标准,用一句话来概括:“非常科学,十分复杂。”以2008年6月17 日发布,2008年12月1日实施的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为依据,参照茶叶分类的国家标准,可以看得更清楚。

被普洱茶定义为原料的晒青毛茶属于大叶种的晒青绿茶,这是它的科学属性。晒青毛茶一旦紧压成形之后,普洱茶的国家标准即认定它为普洱生茶,它属于再加工茶类,确切的说属于绿茶紧压茶。晒青毛茶一旦经过渥堆发酵之后,普洱茶国家标准即认定它为普洱熟茶,散茶的熟茶属于现在茶叶标准分类中真正意义上的黑茶;普洱熟茶的散茶紧压成形之后,归属于再加工茶类,属于黑茶紧压茶。同属普洱茶的名下,原料属于绿茶类;生茶属于绿茶紧压茶;熟茶散茶属于黑茶,紧压成形后属于黑茶紧压茶。如此复杂的状况,别说是普通的消费 者,就连普洱茶从业者,恐怕真正弄清楚的也并不多见。

现行茶叶分类国家标准的分类原则明确地指出分类的原则是“以加工工艺、产品特性为主,结合茶树品种、鲜叶原料、生产地域进行分类。”普洱茶虽然在这个分类体系中被划分在不同的类别,但并没有超出这个范畴。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照教授针对普洱茶学科定位,从微生物学的角度进行了阐释,认为无论生熟普洱茶都是以黑曲霉为主体的有益菌的作用 下进行后发酵,提高品质,达到越陈越香,因此普洱茶是典型的黑茶,是优质的黑茶。这完全可以看做是对现有茶叶分类原理上的补充。有趣的是,在“普洱 茶不是黑茶”的倡议活动上,也看到了高照教授的签名,原因则不得而知。

围绕普洱茶是否属于黑茶,是否应独立于现行茶叶分类标准之外的争论,在可以预见的范围内,仍将继续。在笔者看来,这不是问题的核心,最核心的问题在于现行的茶叶分类方法虽然十分科学但也非常复杂,这不符合中国人的认知。无论是教科书上六大茶类的划分方法,还是行政部门七大茶类的划分方法,其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们更好的认知茶。当认知的工具过分复杂的时候,是应当讨论如何让工具变得更为简便好使。无论是现行普洱茶的二元分类法生茶与熟茶,还是坊间一直在用的三元分类法生茶、熟茶与老茶,都是为了更好的认知普洱茶。由普洱茶引发的学科定位以及茶叶分类的讨论,如果最终能够促成茶叶分类朝向更加简便易行的方向发展,则善莫大焉!

当年开启普洱茶健康保健功能科学认知新时代的法国艾米尔实验报告,在文章的结尾引用了一句谚语:“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让我们敞开胸怀,拥抱普洱时代吧!

(责任编辑:品茗在心)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