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峰型名优绿茶之感通茶加工特点介绍

2020-04-21 zsdown520  649  收藏  管理

毛峰型名优绿茶之感通茶加工特点介绍

毛峰型

毛峰型主要工艺技术特点为:鲜叶、摊青、杀青、揉捻、干燥。其主要茶类有著名的佛茶大理感通茶、绿春玛玉茶、龙生翠茗等。

感通茶

感通茶因产于大理感通寺而得名。是云南比较早的地方名茶,明 冯时可《滇行记略》载 感通寺茶,不下天池(江苏)伏龙(浙江绍兴)。特此中人不善焙制尔。 《明一统志》: 感通茶,感通寺出,味胜他处产者。 万历年间,谢肇淛在《滇略》一书载有: 茶,点苍感通寺之产过之,值也不廉。 明代李元阳在《大理府志》记载: 感通茶,性味不减阳羡(江苏宣兴),藏之年久,味愈胜也。 明万历年间,李元阳邀云南巡按刘维游荡山(感通寺),以茗相待,感通茶茶好水佳,但烹法不当,刘维授印光(和尚)新法。李元阳在感通寺寒泉旁建 寒泉亭 ,刘维巡按写了点苍山末有荡山,荡山之中曰感通寺,寺旁有泉,清冽可饮。泉之篇《感通寺寒泉亭记》旁树茶,计其初植时不下百年之物。自有此山即有此泉,有此泉即有此茶。采茶汲泉烹啜之数百年矣,而茶法卒未谙焉。相传茶水并煎,水熟则浑,而茶味已失。遂与众友,躬诣泉所,并嘱印光取水,发火,拈茶如法烹饪而饮之。水之清冽虽热不解其初,而茶之气味则馥馥袭人,有隽永之余趣矣。 此外,刘维《感通茶与僧话旧》诗云: 竹房潇酒白去边,僧话留连茗熏煎。海山久思惟有梦,心中长住不知年。

明末(1639年),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历史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于农历三月十四日游感通寺后在《滇游日记》中,这样记载: 中庭院外,乔松修竹,间作茶树,树皆高三四丈,绝与桂相似。时方采摘,无不架梯升树者。茶味颇佳,焙而复爆,不免黝黑。 清代,余怀(公元1677年)着《茶苑》,书中记有: 感通山岗产茶,甘芳纤白,为滇茶第一。 康熙三十三年,黄元治修撰的《荡山志略》(手抄本)一书所载:早先的 荡山寺 后改称 感通寺 ,是 创始于汉,而重建于唐 ,而这些生长着的感通茶树 有此寺,即有此茶 。当《荡山志略》记述各僧院亭阁古迹时写道: 华藏山,清凉之古趾也。明洪武间劫,自杨氏左有楼风雅之士,多借以藏修焉。环门之树,梭相百十本,古茶五株,高出梭榈之上。中一株,茶味甚佳。 可见,距今六百年时候,这里就有 高出梭榈之上 的感通茶树了。

新中国建立以后,在政府的扶持下,感通寺周围逐步发展成集中连片茶园。开始以加工滇青茶为主要产品。到七十年代中期,下关茶厂引进了机械设备,加工烘青毛茶,作为苍山雪绿的原料。1985年,茶厂为了恢复历史名茶,专门组织技术人员长期吃住在感通寺旁上末茶场,对大理感通茶进行了历史和现状的考察分析,作出了恢复和发展大理历史名茶 感通茶 的决定。当年就将数百年古茶树的幼嫩芽叶采回,并从现有栽培云南茶树大叶品种茶园采摘幼嫩芽叶进行了反复试制对比化验分析,确定以春季幼嫩芽叶作为原料,参照历史记载的加工工艺,结合现代新技术经反复实践,加工制作成现今的感通茶产品1986年,拟定了试制方案,初步确定初、精制工艺规程,同年试制产品181.95千克。1987年7月,邀请大理地区有关专家、学者及知名人士对试制产品进行了品质鉴定,受到与会者们的肯定和认可,一致认为该茶色、香、味、形都具有独特性,同时也征集到一些改进意见。几年来已形成小批量生产,年产量在400千克左右。

1.鲜叶;感通茶采用感通寺一带大叶群体品系茶园清明前后10天萌发的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为鲜叶原料。

2.初制工艺;经杀青一初揉一复揉一理条做形一干燥等工艺精制而成的半烘炒绿毛茶原料。

3.精制工艺;感通毛茶拼配 筛拣 拼配 补火 检验入库。

1990年,大理州茶文化研讨会上,该茶被确认为 大理白族三道茶 的专用茶之一。该产品于1992年三月街民族节地方名特产品展销会上被评为 金花奖 ,同年6月评为云南省名茶称号,1996年10月评为全国食品行业优秀产品感通茶品质特点为:外形条索肥硕紧实,呈弯曲状,白毫明显,色泽墨绿油润,内质香气馥郁持久,呈熟板栗香,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叶底嫩匀明亮。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全部评论(0)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