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世界茶树原产地
在金平有大片野生茶和大树茶。除此之外,云南盘龙江流域的师宗,金沙江流域的昭通,均有野生大茶树。树径在30~80厘米的多得难以计数,30厘米以下者则是成山成林的大面积存在。从上述这些茶树分布特点是:其一是多集中在滇西南,尤其是在三江中下游,横断山系中南段。其二是种类原始,多是原始的五室茶、五柱茶等系的茶种。这些呈扇骨状的流域两岸分布的茶树数量如此之多,分布如此密集,规模如此之大,覆盖范围如此之高等特点是举世无双的。对上述扇柄起源假说的合理性,无疑的是一个强有力的实证。也是除了西南三江流域中下游之外,什么地方都是找不到的。其他四川、贵州、中南、东南、两广、台海,均发现有野生茶,但都是散生的小片群或孤株,与上述茶树相比都是小茶树。有的并非真正野生原始种,是茶树传播远离中心的远点的进化种,有的是人类栽培茶树被抛弃后返回野生状态的茶树,或是带有人类驯化过的半原始种。
印度阿萨姆地区的茶种,实际就是云南的普洱茶。茶树诞生时,印度板块还在大海中,那里前期还是太提斯海,完全没有茶树原产地起源的基础条件,与茶树原产地毫无关系。印度板块与滇藏大陆拼接是在全新世之后,那时茶树己在三江流域生长了几千万年。后来,茶树虽然可以由三江传播过去,但受到高黎贡山雪山与寒冷的生态障碍,自然传播受阻。因此所谓 野茶 ,只能是人力散布的结果,而不是自然分布区,更谈不上原产地。根据所谓萨地亚 野茶 的分布区,以及发现茶树与废弃的农田同处的状况分析,很可能是濮人带到那里去,栽种后被废弃的荒芜茶。况且萨地亚还是中国、缅甸、印度的交往通道,边境民族流动是自然的现象。1824年在萨地亚发现的 野茶 ,最大的树围0.91米,折合直径29厘米。在当地的湿热条件下,估计不过200年上下的树龄,恰是清初爱新觉罗的时期,也正是云南普洱茶发展鼎盛时期,普洱茶由迁移的云南民族携带到邻国边境是很自然的。把200年的 野化 与几千万年前形成的原产地扯在一起,难免有故意贬低中国茶祖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