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神农本草经》记载: 神农尝百草,得茶而解之 。唐朝陆羽《茶经》中道: 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 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万病,火降则上清矣 。如果说我国古代医学家对茶叶的医疗保健价值只是经验之谈,那么现代医学对茶的化学成分则有了清晰的分析。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指出: 据现代医学、生物学、营养学对茶的研究,凡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许多有益成分,茶叶中大多数都具备 。生长在滇南热带森林的古茶树,接受日照时间长,阳光强烈,气温燥热,而同时又被云雾笼罩,茶树充分吸收了太阳的能量,内含物质丰富。而云南的大叶种茶树更是其中代表,生长在滇南热带森林的古茶树,接受日照时间长,阳光强烈,气温燥热,而同时又被云雾笼罩,茶树充分吸收了太阳的能量,内含物质丰富。目前,经过科学研究,分析出的茶叶中的内含物质达600多种,可归纳为十大类。
茶多酚类
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占茶叶总重的15%~35%,其中儿茶素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它是茶叶药理保健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茶多酚类显现口感的主要是茶单宁,表现为涩味。涩味是单宁酸在口腔中使蛋白质凝固而产生的收敛感。单宁酸的化学组成复杂,因原料而有较大差异。可分为两大类:可水解单宁(又称酯型儿茶素)和缩合单宁,前者刺激性较强,涩味明显,并使口腔感觉 粗糙 后者刺激性弱,使口腔感觉 爽口 、 顺滑 。品质好的茶入口 抓 舌头,但很快松开,这种感觉被称为 化 ,这样的茶即便在茶汤温度降低后也不会留有过重的涩底。
茶多酚主要有以下功效:
1、调节生理功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增强人体免疫力,减轻烟草对人体的毒害,美容养颜。
2、抗癌变、抗衰老。目前茶多酚已可提炼成药物,被用于临床医学,大量的医学案例证实,它对防治 人类头号杀手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另外,据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杨贤强教授的研究报告指出:茶多酚可抑制、阻止人体内由新陈代谢产生的自由基,清除 体内垃圾 ,保护内脏器官,延缓衰老。
茶多酚能引起收敛感并产生涩味,同时后期转化主要呈色物质茶红素茶褐素也是茶多酚转化而成,易武茶茶多酚含量高,后期陈化也是相当优越。所以藏茶的茶友最喜欢收藏易武茶。如刮风寨、薄荷塘、弯弓、一扇磨、麻黑、大漆树、张家湾、丁家寨、高山寨都属于茶多酚含量丰富的茶叶。
生物碱类
生物碱亦是一类碱性含氮有机化合物。茶叶中含的生物碱包括咖啡因、茶碱、可可碱、腺碱等。其中,咖啡因的含量最高,所以茶叶显苦,咖啡因占茶叶总重的2%~5%。生物碱主要有以下功效:
1、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剂,可使人精神振奋、睡意消失、疲乏减轻,增强人的思维活力和记忆力,提高工作效率。
2、可强化血管壁弹性,松弛平滑肌肤,有极好的强心作用。
3、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胃液分泌助于消化,并能保持人体的酸碱平衡。
碱类物质中咖啡碱是主要物质,老班章就属于咖啡碱含量比较高的品种,越嫩的芽叶含量越高,这是重要的滋味物质,味苦,茶汤中氨基酸含量的增加对于咖啡碱的苦味有消减作用,而茶多酚的增加对咖啡碱的苦味有增加作用,咖啡碱遇儿茶素会使呈味特性发生改变,红茶中咖啡碱与茶黄素结合会使得茶汤滋味更加鲜爽,可见咖啡碱含量决定着茶叶品质的重要形成,老班章、老曼峨、贺开、广别老寨、章家三队都是咖啡碱含量丰富的茶叶。
矿物质类
现代医学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元素称为 生命元素 ,因为人体骨骼的坚硬、肌肉的收缩、血液的酸碱平衡、大脑的发育、智力的高低,均与矿物质密切相关。人们主要从谷物、肉、蛋、鱼、奶和各种蔬菜、水果等食物中摄取矿物质类的常量元素,饮茶只能作为一点微不足道的补充。
维生素类
在每百克茶叶中,含有维生素A0.42~0.63毫克,维生素B10.1~0.36毫克,维生素B20.17~0.35毫克,维生素B60.28~0.46毫克,维生素C8~19毫克。多喝茶有利于补充人体所缺乏的维生素,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多种疾病。这是人体必须品,但茶汤温度越高,持量越低。
芳香类物质
芳香类物质虽然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人人喜爱茶的香气。闻茶香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享受,茶香可以让人心旷神怡,心情愉悦具体,茶香有:花蜜香、樟香、菌香、参香、药香、枣香等。
蛋白质和氨基酸类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基本物质,生命的构成离不开蛋白质,生命的根本现象如繁殖、遗传、运动也都离不开蛋白质。
茶叶中蛋白质的含量虽然占15%~30%,但溶于水的不到2%。以每日饮茶(干茶)10克计算,摄入的蛋白质仅0.2克,而人体对蛋白质的日需求量为70~90克,所以饮茶对补充蛋白质来说,微乎其微。
糖类
糖类是生物界分布最广泛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它包括葡萄糖、蔗糖、果糖、淀粉、纤维素等。糖类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
茶中糖类物质的含量占总重的20%~25%,但泡茶时能浸出的只有它的5%,所以茶是低糖饮品,无论健康的人,还是糖尿病患者,均可放心饮茶。
脂多糖类
脂多糖是糖类与脂类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约占茶叶总重的3%左右,是构成茶叶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
脂多糖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有防治辐射损伤的作用,同时也有改善造血功能、增加白细胞数量、保护正常血象等功效。
脂类
脂类、蛋白质、糖类被称为人类的三大营养素。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
茶叶中脂类的含量占干茶重的2%~3%,相对人体对脂类的日常需求量而言,茶叶中的脂类含量微不足道,但它有助于人体对茶叶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茶色素
茶色素包括茶红素、茶黄素和茶褐素。普洱茶中茶多酚在渥堆发酵过程中,先生成茶黄素,随着发酵进程,茶黄素逐渐减少并进一步氧化为茶红素,但茶红素不是最终产物,可进一步氧化形成茶褐素。普洱茶的茶色素属于天然色素,不仅是普洱茶品质的重要成分,而且被应用于医药、食品等领域。茶色素是比茶多酚更具药用和保健价值的活性物质。现代医学界认为,茶色素的提取和在医疗中的实际应用,是 茶医学 兴起的标志,也是国饮向国药发展的标志。茶色素占干物质总量的1%左右,研究表明:茶色素具有抗心脑血管疾病的能力,可以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高血脂症、脂代谢紊乱、脑梗等疾病,改善微循环及血流变性等功效。
在美国《时代》杂志推荐的十大健康食品(茶叶、三文鱼、菠菜、西兰花、大蒜、葡萄酒、番茄、坚果、燕麦、蓝莓),茶叶亦在其中。尽管如此,我们在介绍茶叶的营养成分时,还是要特别强调指出,茶叶与任何食品、饮料一样,营养成分都有其局限性,无法满足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全面需求。
此外,尤其要注意的是,有不少人认为普洱茶功能神奇,可以治疗自己全身疾病,可以肆无忌惮地吃烧烤、喝啤酒,然后酒足饭饱之后给自己泡上一杯普洱茶去油腻、去脂肪、去病毒。这只是心理上的一种自我欺骗。为了满足食欲破坏身体健康,再指望普洱茶来弥补,这个念头不得有!普洱茶确实拥有保健功能,但需要长时间的保持一定量的补给才能逐渐显现,并不是药到病除的神药。普洱茶保健增益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恶意破坏糟蹋身体的速度!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来源:七子郎韵普洱,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