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熟茶是用晒青毛茶经渥堆发酵制作而成的。一款熟茶的好坏,除了原料的品质好坏,渥堆发酵的过程也是尤为关键。
熟茶的发酵按程度
可以分为轻发酵/适度发酵/重发酵
轻发酵熟茶-叶底尚有绿色,品饮有生津回甘之感。轻发酵工艺,过去一度引领着熟茶的发酵方向,众多老厂多采用轻发酵工艺。因为轻发酵工艺熟茶,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熟茶的发酵过程一般需要1个半月时间,轻发酵工艺熟茶,就是茶叶在发酵过程中没有完全熟化,尚有绿色就开堆。这样的熟茶,口感品饮起来有轻微的苦涩感。即有熟茶的香醇饱满,又延续了生茶(未完全熟茶)的生津回甘,这就是轻发酵工艺熟茶的独特魅力所在!
轻发酵的熟茶,往往需要长达6年以上的时间陈化,才能淡化苦涩感,最终达到最好的品饮体验。(即有熟茶的醇厚饱满,又有生津回甘的体验)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随着人们更迫切的希望品饮到短时间就能达到最佳品饮体验的熟茶,轻发酵工艺逐步退出发酵舞台。
百花家线下专柜产品2002年中茶老熟茶砖,就是一款轻发酵工艺熟茶。历经昆明纯干仓17年陈化,目前泡开叶底尚有绿色。但是它的汤感绵滑醇厚,润如米汤的体验,以及品饮过后带来的生津、舒畅的喉韵感,都让我们惊喜不断。其实普洱也一样,越是好的东西,越是需要时间来雕琢。多少有些厚积而发,大器晚成的意思。
适度发酵熟茶,目前熟茶发酵工艺主流
适度发酵熟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7成熟。这样的熟茶,泡开的叶底色泽油润有活性。叶底颜色红褐色,看不到轻发酵熟茶的绿色。适度发酵熟茶相较轻发酵熟茶。短时间内(1年以上陈化)就能达到较好的品饮体验,但是少有轻发酵熟茶的生津回甘体验。
重发酵熟茶
熟茶发酵失败的产物,没有陈化价值
叶底,是一款熟茶的照妖镜。所以选购熟茶,叶底一定要留心看。如果你喝到一款熟茶,泡开的叶底色泽炭黑色,用手摸起来生硬干枯。那这样的熟茶你就要留心了,多半是发酵过度的熟茶。
熟茶的发酵,是一个风险极高的过程。很多老厂都有自己经验丰富的发酵师,来确保熟茶发酵的顺利进行。传统大堆发酵,一个堆子的毛茶需要数吨以上的晒青毛茶。发酵过程中,需要不间断的翻堆。
毛茶堆子底部、中心部分相较表面,温度要高很多。如果翻堆不及时,就会造成烧堆碳化。熟茶的烧堆碳化就是发酵过度,过高的温度直接将茶叶内质消耗殆尽。
重发酵的熟茶,不仅内质严重不足,汤感薄。而且茶汤中还会有一股糊味,毫无品饮价值。这样的熟茶,我们称之为发酵失败的产物。无论存放多久,也不会有任何陈化空间。所以选购熟茶,无论是品饮还是收藏。一定要留心查看叶底,仔细辨别。(作者:慕青,来源:百花吟茶学院,图来源:网络)